美文网首页
《目送》

《目送》

作者: 蒲公英的江小白 | 来源:发表于2017-08-30 09:13 被阅读79次
    文/一生一世蒲公英

    这应该是龙应台回忆她母亲生前的所感。这位女强人在那种年代还能培育出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留在大陆,四个在台湾长大。你不但亲自把每一个都养大,而且四个里头三个是博士,没博士的那个很会赚钱。他们全是你一手栽培的。所以这位女强人是一位伟大的母亲。看到龙应台写自己的母亲时,我便想起了我的母亲,每一位母亲都是伟大的,我有两个姐姐,由于我最小,所以在家里就是像块宝一样被呵护着,那时候家里特别困难,所以像块宝有也没有多大用处,但是相对于两个姐姐来说已经是很好了。大姐选择了教书,二姐选择了医生。对女人来说这的确是一份不错的职业。而我由于不怎么会读书就选择赚钱算了。我的母亲也用辛勤的一生也培育出了三个大学生。

    我特别喜欢这句话,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看到了这里有许多感悟但又不知道知道怎么说出口,目送是母亲眼里的泪光和父亲的沉默不语!记得在初中读过朱自清的《背影》也是这么感人吗,只有模模糊糊的记忆知道,朱自清的《背影》主要讲述了他的父亲离别时的背影,从而引发作者的种种思绪,同时也能体现出父母对子女的疼爱,和子女对父母的感激。在读目送时,来自内心深处的心酸,触目惊心啊,令我十分胆怯。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人到中年,当你读到这段话的时候,你的心会不会剧烈的颤动一下?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他们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但我们从小到大只管着一心离开,从未回头张望过。

    做儿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我们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泪看着我们渐行渐远。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属物,“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你能给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让他(她)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等种种坎坷,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有时,当龙应台从台北过来看她母亲这一幕时,这段对话所蕴含的真情。“那你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她一脸困惑。 “我从台北来看你。” “你怎么会从台北来呢?”她努力地想把事情弄清楚,接过热牛奶,继续探询,“如果你是我的雨儿,你怎么会不在我身边呢?你是不是我养大的?是什么人把你养大的呢?”母亲将孩子扶养成人,母亲自己却变成了小孩,多么残酷的现实,也许有一天,自己的父母也这样的话,我该怎么办。

    再来看这段话,“你们之中,今天最聪明、最优秀的四个孩子,两个人会成为医生或工程师或商人,另外两个人会终其一生落魄而艰辛。所有其他的人,会经历结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这句话虽短,却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常态。

    这条路上的艰辛,只有自己懂;这条路上的风景,也只有自己欣赏才能会心一笑,这条路上的果实,只有自己采摘才更觉得甘美,这条路的尽头,也只有在别人最后的目送中,自己走。

    文/一生一世蒲公英

    当我们现在畅谈着未来的理想,将来的人生,又有几人会如此在乎自己的亲人,父母。后来,我们终于明白如何去爱,可惜他们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走得再远,也不要忘记我们是为什么出发。我们之所以要奋斗,要努力,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还有更关键的,就是为了回报那些一直爱着我们的人,无论是父母、亲戚、爱人,爱是没有边界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希望自己,也像作者一样,奋斗了,努力了一辈子,最后留给我们的却是那伤情的目送,那无尽的遗憾。我们欠父母的太多了,要用自己的日子去还,直到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刻。

    路在前方别回头,人生就在目送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目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sz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