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万万没想到

万万没想到

作者: kiki的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18-08-25 17:07 被阅读53次

    颠覆了文科生思维的一本书,值得推荐:)

    今天选取关于“读书”的部分跟大家分享一下。

    追求读书的的速度是不是正确的选择?

      最近常见的知识付费项目,包括app,或者公众号总是出现说“速读”

    一年读100本书,甚至“得到”app的每天一本书专栏的广告都打到北京地铁,在留言区看到一位学习者号称自己一天听了50本书。小伙伴表示惊呆了!

    我们是否真的需要数量来满足自己的“表现型”人格?

      钱钟书老先生善用卡片来记录读过的书,小说和诗歌的笔记,笔记本不下几十本。很多名人的读书方法是把书读薄,听说一般人不喜欢借书给毛主席,因为他看完的书总是被涂写得到处都是他的见解和批注。

      也许我们要思考的,是读书的深入和质量,学习让书本的内容真正为自己所用的方法。从而体会思考的快乐。如果你读完的收获很大,那读书的快慢又有何重要呢?

    选择做书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

      真正有效的读书方法是知道了为什么要读书,你才能决定读哪些书,怎么去读。

    所以在《万万没想到》的关于强力研读书的部分,作者建议大家能把书读两遍。第一遍是以一种开放且享受的心态来跟随作者完成一趟旅行。

    然后仅接着读第二遍,同时写下读书笔记,专注作者的思想脉络,一章一章地记录。(当然,作者是理科生,这里大部分指的应该是非虚构类写作的书籍,但是文科的小说和诗歌一样可以运用与爱好的写作的人学习)

    好的读书笔记的特点

    清晰表现每一章节的脉络。(此时可抛开第一遍时看过的例证,当然相当精彩的故事也是需要记忆的素材)

    带走书中的所有亮点。(亮点主要是颠覆你想法的,给你灵光的部分,每个人主观想法不同而不同)

    有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同你以往知识体系的链接和升华的开始,敲黑板,划重点了!)

    发现本书和以前读过的书或者文章的联系。

    而你之前或许看到某个领域大牛读书速度极快,这可不是你理解中的如我文章开头的“速读”,因为之前他们有大量读书经验的积累,或许只需要看一点点,便能猜到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于是他们要做的只是摒弃他已知的,只找他需要的观点即可。

    既然要读两遍,那么如何选择一本好书成了刚需。

    不防看看一本书的以下几点: 

    版次/印刷次数/再版次数/出版社/参考文献

      引用经济学家何帆的关于读者四层境界,我们都来看看自己现在做到了哪一个境界,又该如何提升呢?

    第一层: 你读到康德的一个观点,说得太好了,你用小本子记下来,写文章的时候可以引用一下,显摆一下(自然要注明是引用,不然只能算抄袭)

    第二层:你又读了黑格尔,读了休谟,读了海德格尔。你把他们关于一件事情的看法都记下来,而且能点评一下谁说得更有道理,这就是文献综述,你是可以署名的作者。

    第三层:你继续读,还是这个问题,你读了上百本书,读了不同领域的书,能侃侃而谈,能说清楚这个问题最早是怎样,后来怎样变化,现在情况和未来发展,你变成了这个领域的专家。

    第四层:你其实把这些人的东西都读过了,觉得都不全对,另起炉灶,独树一帜,你就是宗师了。

      这个例子当然说的更多的是做学问,但是你做学问时,你同样带着自己思考的问题,困惑去读书,也许能从凯恩斯那里读出投资的思路,从古代罗马的历史独处创业的管理方法,别人看言情片你在观察剧中人物的衣着搭配等等。

      在读书这条路上,要走的时间也许是终生,但是你选择这条路走走还是一条路走深一点是可以思考的问题。希望同小伙伴们一同进步。

    书中的其他精彩观点有时间再继续阐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万万没想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ug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