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人心,就像是一场心脏手术。它的本质,不是改变心脏,而是改变心脏和周围器官之间的关系。改变人心的本质,也是改变模型。
人心虽然难测,但也并不是无迹可寻。
确实是在人心这个系统中,变量太多,而且很多都在“黑盒子”里面,不容易被理解,不容易被抽象。
但真正有智慧的人,其实都是能洞悉人心的人。
他们所做对的,可能就是有意或者无意中建立了一套大概率正确(正确率至少在1/2以上,否则还不如抛硬币)的人心研判模型。
能得天下,正源于能得人心。
润总讲的这三个受阻模型,可以简化为三个“天花板”——资源有限、需求有限、能力有限。
这其实是我们任何组织和个人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如何突破天花板的根本解问题,其实也是组织或个人加强反脆弱能力的问题。
受阻模型的重大意义就在于,你可以提前预测有可能的天花板在哪里,早动手早准备,不等撞到“南墙”,你就可以选择避开“南墙”的路线继续高歌猛进,这样大概率是会百战不殆的。
人的天性是选最容易走的路。但是,正确的路,通常艰难;而难走的路,从不拥挤——正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
再次提及那句犹太人的智慧:“越是难做的事情,反倒越容易做成!”
做难做之事,历正道沧桑,你的人生终将辉煌!
要解决“富者愈富”模型带来的“穷者愈穷”问题,就不要恋战,对手拿下这一局,我就跑步进入下一局。
曾国藩有句经典箴言——众争之地勿往。
这句话,其实正是破解“赢家通吃”的马太效应的根本解。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不要妄想去别人已经非常成熟的主场争夺地盘,不妨跑步前进去开辟属于自己的战场。
在自己的战场,把擅长的领域做到极致,把优势和特长发挥到极致,最好能成为No.1。
那么,你也会作为赢家去通吃其他的竞争对手。
目标侵蚀正是这样,可以让人的自我感觉总处于最佳状态。
但英国小说家毛姆却当头棒喝:只有平庸的人,才总是处于最佳状态。
所以,如果你总感觉处在最佳状态,那你要小心了,你可能不知不觉中已经掉入了“目标侵蚀”的陷阱。
“公式思维”是解决复杂问题的一条根本解。
而公式建立的关键,是要让公式间各要素的连接关系最大化地贴近实际。
如果用错误的、不准确的、颗粒度大的公式解决问题,不但不能解决,还可能会害死人的。
切忌光读一本《本草纲目》就去行医,切忌!
其实生活工作中,无处不在的,正是这些一通百通的道理。
杰克韦尔奇有一本经典著作《商业的本质》,这本书的英文书名你知道吗?
“The real-life MBA”——真实生活的MBA课。
有一个对手你永远打不败,那就是时代!
但是,能提前看清时代大势的人并不多,能看清时代大势并敢于壮士断腕的则更是凤毛麟角。
时代要抛弃你的时候,可能连声招呼也不会打,真的。
一个阶段的“蜜糖”,可能是另一个阶段的“砒霜”。
上一秒钟正确的事情,下一秒都可能就是天大的谬误。
要用发展的眼光动态看待企业在长线时间轴上的发展演变。
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真正适合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蜜糖”是什么。
在我们平时的工作生活中,经常会面临一些复杂的问题。
我们要做的,绝不是要把复杂的问题更复杂化,而是要抽丝剥茧,将复杂问题简化迁移成喜闻乐见的概念或者比喻。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恰到好处地“打比方”,正是让复杂问题回归简单的一种高级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