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周作人的文章总是写得拐弯抹角,同样一句话,换了鲁迅来说,是那么直截了当。
周作人爱东绕一点,西绕一点,他总是抄书,引别人的话,大段大段地引,把自己的意图隐藏在别人的话里。
他曾说过:“别人的思想,总比我的高明,别人的文章,总比我的美妙。”
既然“我”的思想与文章不行,不妨搬用别人话,为我所用,岂不是弃暗投明、舍短就长吗?
可“抄书”式写文章,又造就了周作人文章可读性弱的特点。
他的文风越成熟,他自己的话就越少——话里有话,迂回弯绕,把自己的意思隐晦地藏下去。非读者一层层剥开外衣,则作者旨意不明。
读者通常看了一段文章,觉得云里雾里,根本不懂周作人他到底要表达什么。
- 2 -
在五四时期,流行一套启蒙主义,流行用文学革命来救世。革命者企图用言论来鼓舞大众,振奋人心。
可周作人怎么说呢?周作人打了一个比喻:“我们在门外草地上翻几个筋斗,想象那对面高墙上的美人看着,很是高兴。”
这是周作人对其时代的一个很精辟的指代话语。“我们爱翻筋斗”,代表了革命家希冀将西方的先进概念引进中国。“想象那美人看着”,代表了革命者天真地以为大众真的会欣然接受。
可结果是怎么样的呢?
周作人又说:“我们说话作文,听别人的话,读别人的文,以为互相了解了,这是一个聊以自娱的如意的好梦。好到连自己觉到了的时候也还不肯立即承认,知道是梦了却还在梦境中多流连一刻。“
周作人他觉得,革命者发文章,觉得自己的言论能够和民众相契合,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只是一种做梦,一种自娱。梦太美好,革命者自己都不愿觉醒。
革命成功不了,怎么办?只能不说话。说话伤精神又费事,不说话省力又省事。沉默,唯有沉默最好。
周作人沉默,不是一字不说,他的沉默,是把要谈的言论隐藏在看似不相关的“不谈”的话语之下。
这是他文风晦涩的另一个方面。
- 3 -
还有一个层面。读者常常会感觉到,刚明白第一句话的意思,这句话就戛然而止了。到了后面一句话,后面一句话又会成为前面一句话的消解。
后面一句不断消解前一句,代表了周作人写作时思想的不断修正。
举个例子。
《闭户读书论》:“记得在没有多少年前曾经有过一句很行时的口号,叫做读书不忘救国。其实这是很不容易的。西儒有言,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追两兔者并失之。幸而近年青运已经停止,救国事业有人担当,昔日辘轳体的口号今成截上的小题,专门读书,此其时矣。“
“其时”一句是对“记得”一句的消解。
“幸而”一句是对“西儒”一句的消解。
明明意思很简单:救国不容易,不如关起门来读书。他却非得绕这么大一个圈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