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淼匀
“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看那秋风金谷,夜月乌江,阿房宫冷,铜雀台荒,荣华花上露,富贵草头霜。机关参透,万虑皆忘,夸什么龙楼凤阁,说什么利锁名僵。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今古兴亡;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沈复
沈复的《浮生六记》《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的自传散文,书中记闺房之乐,琴瑟相和、缱绻深情;记闲情雅趣,贫士心性、喜恶爱憎;记人生坎坷,困顿离合、人情世态;记各地浪游,山水名胜、奇闻趣观。作者以纯朴的文笔,记叙大半生的经历,欢愉和愁苦两相对照,真切动人。
沈复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随父亲到浙江绍兴求学。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巡江南,沈复随父亲恭迎圣驾。后来到苏州从事酒业。他与妻子陈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历经坎坷。妻子死后,他去四川充当幕僚。
沈复的《浮生六记》《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清代名士冒襄悼念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佳作《影梅庵忆语》。
沈复的《浮生六记》“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以死来句读”。这样玑珠的字句总是让人过目不忘,犹似一语道破天机,惊得平静的内心久久不能畅怀。但我总嫌它说得太悲凉。在我看来,芸娘的死是在情理之中的。许多人都为芸娘的早死而深感遗憾,恨有情人不能白头偕老,由此也有了许多的书评,读来都让人感到沉重。但人生,离合悲欢。有乐必有悲,太多的欲求不过是徒劳的奢望,人间哪来那么多流年供我们去欢度呢?“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在“闺房记乐”与“闲情记趣”之后,是如此自然的过渡到“坎坷记愁”一章。这正是此书可爱的地方。短短的四记,不饰华丽的辞藻,不染开遍的姹紫嫣红,就是这般娓娓道来,而如花的美眷,似水的流年,又不掩它穷途困厄,妻丧父逝的坎坷离愁。平凡的人生恰是如此,因而《浮生六记》的美不在芸娘,不在山水,亦不在爱情,而在于它的这份可贵的真实带给人的感动与深思。“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不再为芸娘而悲了,作者因了这颗洒脱的赤子之心而使他的人生永远都是一块天然的璞玉,虽有瑕疵而仍不失它的美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