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边的话的前边的话:
我想我这篇文章会令一些社工和同行不舒服,我希望我是针对现象而非个人。我会有片面和狭隘之处,我只是通过我的眼睛所观察到的写出我看到的和想到的,也许这不是事实。真相都是被建构出来的,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真相。内心那么丰富,对自己真实就好了。
写在前边的话:
拖拖拉拉终于把《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读完了。这是一篇计划了2周的文章,从第一次落笔删掉再写再删到现在,思路已经大有变化。这篇文章不是硬性要求,也没有deadline,只是对我自己的一个交代。是我最近一段时间对于社会工作,确切说是社区社会工作的一个理解的变化。
1.在社工这条路上,我也曾骑驴找马
现在我们的本土社工有绝大部分,尤其是刚毕业的,都有报名参加公务员、事业编或者教师考试,可以说每个社工站平均至少有2个,我说平均,18个站差不多36个人,已经是40%多,假设全部都考上(每个人都说自己考不上,只是碰运气,这个说法很有意思),那对于社工站的工作将是很大的影响。
且问有什么方法可以保证稳定性?
加工资吗?据我了解,一部分“社工”无社工服务经验,无证,最关键的问题是明知道自己缺乏专业知识还不主动学习,所谓“学着做,做中学”,但不是代表你在所谓“做”中就学到了,大部分人只是了解到表面的皮毛,误以为积累了经验,如果你做的别人都可以做到,何谈替代性,何谈专业性。有专业学习视频,是有着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老师讲授的,免费的,有专业书籍和文章,甚至于“惯”到个人考试的教材费和报名费都要单位出,到底谁静下心认真思考过什么是社工,这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
我完全理解那种迫切需要确定方向的感觉,我确定了就可以踏实做事,为此努力学习提高专业水平,但是我不确定我是不是要做这个。个个都说我虽然忙着考试但我都是完成了本职工作的。不置可否。
没确定这份工作是因为觉得这份工作给我的获得感不够或者说没有。就当做是过渡吧。何况我还年轻,我还有的选择。
我12年开始做社工,14年选择离开这个行业,15年又回到这个行业,然后到现在。
刚加入这个行业,第一是基于我就是学这个的,起码要试一下,第二是不知道要干嘛,又急于工作,实现经济独立。那两年我肯定也有收获,但状态其实是游离的,对自身的不确定性,对这个行业缺少信心,很多时候,工作有种麻木的感觉,没有思考(现在的我看当时的我),也没什么上进心。
所以鉴于当时的我,对于还不确定自己的方向的“社工们”感到理解,找到自己的方向,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愿意为之付出和投入,甘之如饴并保持热情,我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这样。
2.我不是选择做社工,而是成为社工
我用了一年的时间让自己闲下来,抛掉以前的生活,看书、学习、发广告、看美剧、背单词、写文章、练车、聊天、陪父母、发呆。现在觉得能拥有这样一段生活很幸福,这段时光对我很重要,虽然其实还是带着对未来的生活的压力,但身心相对还是很放松的。
14年末开始去找工作,见了几家公司,都未果。却被没投简历的一间社工机构主动联系,那天面试完已经快6点,跟那个负责人从6点半聊到10点多,大约都是我在说,他在听。很神奇的感觉,那么多天来都没说多少话,对着一个刚见面的人居然就说了那么多。然后事情慢慢清晰起来,我见了这么多家,都打着公益的名号在销售产品但又不肯承认是为了利润,非要说是为了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着想。我无法认同,我可以认同你就是用各种营销手段就为了卖产品却说服不了自己认同这是公益这是慈善。
正好自己做了一个职业测评,结果是我比较适合做社会服务方面的工作,社工是我的使命。Maybe。
所以2014年的冬天成了我回到社工行业的契机。
3.我也曾被行政化
我加入了一个我老家市里的一个刚创办的机构,加上我4个人(一个男生因为我的严格要求没几天就辞职了,后来拿了项目发展到8个人),我的职位是执行主任,成为了一名街道社工站的社工,还负责机构的督导和项目工作。
起初的工作是在社会事务办,跟着一位老师(负责低保工作的,那边喜欢喊作老师)学习录入低保的系统,在他不在的时候接待一些来访人员,帮忙登记或者领取证件,心惊胆战的,生怕搞错。跟我一起的社工主要跟进退伍那块,那时候好像在誊写一些数据,那位老师直夸社工的字写得好。
那时候断断续续也去下社工站和上一个机构的社工做一些工作的交接和整理社工站。那个社工站是按照政策要求建设的,有个案室、小组室,可能缺少活动室吧,因为是在停车(自行车和电动车,当地的标配)场旁边,物业后面,是比较隐蔽和阴暗的场所。通过一些走访,慢慢熟悉了社区和物业的工作员。通过当时主任的协调拿到了小区内一间四面都是玻璃墙的活动室的钥匙,向居民开放。活动室设备更是齐全,电脑、打印机、电视、投影、桌椅、沙盘、图书柜和数千册书籍,全是新的,简直不要太好。趁着大学生来实习,安排他们整理并登记书籍,向外借出,开设四点半课堂,平时带青少年做一些小活动,如辨识社区内植物、小游戏等,慢慢家长们和学生们开始在活动室聚集,有了人气。通过平时的聊天和接触,建立档案、家访、接个案,开展了两次大活动,义剪和民族团结宣传,发动了十来个志愿者,上了报纸。看似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
可是换了一个事务办主任,她希望可以掌控一切,让我们回来办公室,一切听她的指挥,其实她是一个“活动专家”,但角度和社工不太一样。当时的我比较“冒天下之大不韪”吧,跟社工委(当时的机构领导建议)反映被“行政化”,不让去社工站,然后矛盾开始激化,闹到街道办副主任那里,待不下去(那是我第一次因为工作委屈到大哭),回到机构开拓其他项目。
作为其他项目的督导,当时机构所在的社区的社工开展服务,但没有人气,在我的建议下她们俩每天早上和晚上跟着社区的阿姨叔叔跳舞,慢慢熟悉,一度热情到送衣服、介绍对象。后来社工慢慢融入社区。
再后来,深思熟虑之下,离职,再次回到了深圳。
4.初探社区社会工作
那个时候我一直犹豫没离开,总觉得自己这样走了很不光彩,像一个逃兵,怎么都过不了这个坎,最后在朋友的疏导下,基于我当时的处境及我的性格来说,还待在原地对我个人的发展并不利。
我为回去定了一个方向和目标。那时候都说做社工有两个方向,一是专业,二是管理。我给自己定的方向是专业,目标是成为初级督导。
然后空降成为一个社区服务中心的主任。至今说“主任”这个词都觉得有意思,很多人见了我都说原来主任这么年轻。在人们包括我自己的刻板印象里,好像是中年大叔才是主任的标准形象。刚开始,只有我和另外两个社工,后来人慢慢齐了(6个)。
是我主动要求成为中心主任的,因为我不满足于做一线社工了,这里要说一下。我想在我的认知里存在一些误区,也是当时的一些客观环境导致。在深圳的一种约定俗成,做了两年以上社工就会提拔成主任,甚至在社工荒的时候,一年半年多也可能顶上去。一是人才稀缺,二是工资待遇,三是一线社工的工作内容经过一两年后就变得重复,当然有些管理色彩的职位会比一线社工工资高。
我自以为自己有一些经验,作为中心主任或者督导助理(督导储备时期,待考核)比较能够发挥我的作用。
那个时候经常参加培训和外出协调。感谢自己那时候爱学习,每次不辞辛苦去参加培训(那时候还有免费的),然后回来写一篇心得体会,现在看这些觉得很佩服自己。然后经常去老人协会、工作站、街道办、妇联……没想到慢慢自己也成了那种“笑得很灿烂”、“热情”的社工。那时候我正好住在社区附近(10分钟路程,其实很近,但是要爬山,中心在高级社区),我家人就经常来参与我们的活动,反馈给我说,“你工作时的状态真是和在家里判若两人,那个笑啊,从来没对我们这样过”。
做一线社工时我称不上是大家以为的那种热情的社工,为此我还思考和分析过,求证过督导,最后结论是,只要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就能够传达到对方心里。但不曾想自己有一天也会那么“八面玲珑”(离游刃有余还是有距离)。
除了学习管理,还是对于社区社会工作有了深一点的思考,但整体还是“指标为本”。我接手时是7月,指标差了一大截,但在年末评估前完成了。在新的一年开始时,分领域做了年度计划书,把所有指标都分配到每个人和每个月,每周开会对照,每月开会对照。一切都看似很有条理。
其实那个时候我特别忙,加班是日常,因为离家近,经常在办公室工作和学习,也只有在晚上是一些关于撰写文书的工作效率才最高。接触的越是多,越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所以搜集了很多资料学习。读了甘老师《社会工作的「社会」涵义:重拾社会工作中的社会本质》后,打了个激灵。慢慢引导社工向社区为本的角度靠近。比如组织社区电影、参与解决社区问题并动员居民一起去解决、链接健康小屋在中心方便居民日常检查、对接老年协会及培育“高智尔球”队、绘制社区地图及制作社区黄页等。
我在13年曾在香港邻舍辅导会怡欣山庄(综合康复中心)和东涌家综培训实习过两周,但当时的收获应该只是皮毛,记得他们的服务很精细,老年服务和青少年服务都不在同一个建筑物,还有针对外来者(有内地的和国外的)融入的服务,服务场地布置的都很温馨和人性化,会大家一起做吃的,有的服务还收费,个案都是主动来的,办公室特别窄,个案记录表是英文的。但当时参加一个针对婴幼儿的活动,只来了两个家庭,工作员说他们同样也会存在服务对象少的状况。
16年的时候又去到香港离岛妇联参观学习,正好挨着东涌综合服务中心,又是拿回来一沓宣传单页和一个公交卡套。当年还去到台湾的几个基金会参观学习(家扶、喜憨儿、天主教善牧、弘道等),拿回来精美的宣传单页和写了一篇五千字的心得体会。
唯一的缺憾是作为中心主任却没有经常带着社工一起去走访社区,熟悉社区,我记忆里只有一次带着新入职的社工和实习生去认识社区,却也只是认识小区和道路,社区地图也只是行政上的意义,标注出来一些建筑物,不知道资产为何不知道意义所在。那个时候我也读了很多篇文章,却无法领会和深刻理解。
9月末的时候我又离开了,直接原因是没做成初级督导,而对于当时的工作内容也失去了激情。
工作期间有一个中午坐在椅子上午休突然就站不起来了,叫了救护车(人生第二次),腰间盘突出,打点滴然后休息了一星期(在地板上睡得)。还有一次腿不当家了,走不了路,去看中医给我针灸按摩的(工作站站长推荐的),第二天早上又赶去广州培训。
5.真理在自己心中
当你做小的决定时,应当依靠你的大脑,把利弊罗列出来,分析并作出正确的决定;当你做大的决定,如寻找终身伴侣或寻找理想时,你就应该依靠你的潜意识,因为这么重要的决定必须由你的心灵深处的最大需要为依据。
一切事物的发生都是必然的,它只是以偶然的形式出现。
没有任何事物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必然性,因此当命运来敲你家大门时,抱怨也没有用。
生命中许多看似偶然的巧合,其实都藏着宿命般的必然。
如果事与愿违,请一定相信另有安排。
所有的错过都是为了更好的相遇,所有的离别都是为了更好的归来。
我一直在不断离开,就好像我从来都不在乎。不在乎身边的人和一草一木。一直到后来所有人都习惯了我的离开。因为总是发生让人误以为重新开始或者改变不需要代价和勇气,当你有过成功的经验时你就知道你总是能够的。
直到后来我才明白其实我一直在靠近我心中的“真理”,起初不知道要怎么做,是在做了很多之后甚至走了很多弯路吃过亏吃过苦之后才明白我到底要什么,而弯路必不可少,而蛰伏的时间必须要那么长,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有剧烈的起伏。
有时候是你早就决定要离开,只是缺少timing。我花了27年日夜逃离的村庄,原来一直呼唤我回去,它让我在外淬炼,让我经历繁华,让我沉淀,让我看见世间浮沉,然后回到最开始的地方,我身上早就烙上了乡村的印记,我曾经不齿,如今骄傲。
好吧,我就是回到了农村。
起初是因为一个吸引我的项目,后来做了一名妇联的岗位社工,这样也挺好,我本来对妇女和家庭都十分感兴趣,但是作为维权岗位的社工却一直在写写写,没接个案或者接了也没法跟进。到后来人也变得没了进取心,就安心学习吧(报了韩语班,机关有自己的图书馆),远离喧嚣,独善其身,准备考研,这在以前的我真是难以想象,我自认我不是那种能够静下心做研究的人,也不想回到学校没自由,但人真的会变哎,那个时候真是也别想回到学校,觉得学校多好啊,做一名学生不用面对社会多好啊(想得美噢)。
我在多年考试中慢慢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经验来,因为知道自己看不完书,于是就去分析近几年的试卷,分析老师的出题方向。我是一个找资料的小能手,down了很多资料去研究。我还真蒙对了一道题,就是“资产为本”。不过最终还是败在了理论知识不扎实上。
再后来就继续等待新的契机,然后等到了双百。忘了是在哪里看到了,也忘了当时是不是吃透了双百要做的事,反正就是去应聘了,也许应聘惠州的人太少,所以有些稀里糊涂的就成了。然后立刻就开始了工作,心里很忐忑没底,硬着头皮还是上了。
6.回归社会工作的初心
可以说是经过了10个月,我才开始深入理解到双百的很多东西,关于这一点,真的很惭愧和内疚。就好像之前是因为我才没解决到社工的很多问题,也没给到特别有力的支持、指引。
说一说我最近的一些思考吧。
1.关于社工的定义、角色。
以前我都是介绍说社工是帮助人的职业啊,是服务的角色。可是在我们当前的工作中,不要“把居民当做服务对象”,而是当成“老师”、“同行者”、“有能力的人”。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颠覆。他们不再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了,我们不是来服务他们的,而是看到他们潜在的能力和资源,激发内生力量,大家一起来把这个村子/社区“搞好”,而他们才是最重要的最有能力的。作为社工要向他们学习,要请教他们的经验,要向他们去了解这个村子和社区的历史文化和价值所在。
如果居民不再是服务对象,那么社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都没价值了,因为我们不是来服务的。
2.需求/问题/缺失视角为本的弊端
需求和问题是社工最常挂在嘴边的,需求调研报告,每年都要做一次的。针对这个社区,针对人群:长者、妇女家庭儿童、青少年、残疾人、义工领域设计一年的计划,按照评估要求合理分配活动。每个社区都是类似的服务人群分类,类似的需求和问题,然后我们以为我们设计的这些咨询、个案、小组、工作坊、家访、社区活动就可以回应到这些问题和需求,我们以为影响到一个人一个家庭也是有意义的,“那只海星在乎”。
弊端一在于当你从需求/问题/缺失视角出发时,你会从你的层面或者服务对象的层面梳理出很多问题和需求和缺失,那么你势必要去回应和解决,那么你就会疲于奔命,因为问题是层出不穷的,有人就有社会,有社会就会有问题,问题永远没有被解决的那天。就算是安装了路灯,那也要考虑到维修和破坏啊。
弊端二在于为了回应这些问题和需求而制定的计划解决不了问题或者只是在浅层次进行了回应,或者只是为了完成指标,指标完成,万事大吉。本质上说,社工是寻求改变的,当然改变很难。项目是注重成效的,如果没改变就是没成效咯。那么什么叫做成效,不是我超额完成了指标。而是通过这些个指标,发掘了一部分社区居民关系社区事务,成立了一个自助互助小组,不仅居民自身有能力,还乐于帮助他人(尤其是弱势群体),邻里关系融洽,社区氛围浓厚。不是说社工的理想就是没有社工吗。这就是助人自助,自助助人。
弊端三在于从一开始没有一个战略性的规划,导致每年都在重复应对需求和解决问题,所以设计的方案计划是重复性的,为了完成指标的,即便评估系统是为了评估成效,但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实现,重复的活动,重复的服务对象,让注重创造性和自主性的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变得麻木而意志消沉,感到无意义。价值感像边际效应那样越来越弱,消耗社工的生命。
例子一:当时sz的民生微实事搞得如火如荼,投入很大。在我们社区,社区电影是对接的一个文化单位,免费的资源,只需要在播放电影前插播一些宣传片,人家开车来还自带小板凳和电线,然后我们对接了一个小卖铺插电,象征性给点补贴,这个活动很easy,社工也落得清净,当时我们的社工考虑到社区公园靠近山蚊子多又热,还准备了花露水和一个企业赞助的扇子,社区居民又很喜欢这个活动,电影都是比较新的。后来这个不怎么花钱的活动被纳入民生微实事,每次社工还可以拿到补贴。
例子二:民生微实事中的“大盘菜”,就是每个家庭出一盘菜,然后聚集起来大家一起品尝、分享、评比。这个活动社工只是协助的角色。负责的工作员从饭店订了菜品、买了水果和饮料,然后居民签名领券就可以吃了,活动一般是在下午三四点。这个活动我没参加,据在场的社工说场面一度挺混乱的。说真的,如果真的可以做到每个家自愿出一道菜,大家一起分享那还真是很有意义的,说明这个社区氛围很好,居民也有自觉性。其实未必见得当时的居民没自觉性,而是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这样操作比较不麻烦。
例子三:长者生日会,花钱订蛋糕、订水果、派礼物,加入社工元素就是,由社区的小朋友一起来参加,表演节目,给爷爷奶奶送花和贺卡,一些游戏互动,唱歌,分享人生经历等。
以上都是两年前的事了。
再说最近发生的吧。
例子一:参加了一个村的社工组织的志愿者团建活动。活动流程为:吃水果、看照片找自己、看电影《hhxd》(很不清晰)。来了三名志愿者和穿着志愿者衣服的村委的工作人员,另外就是不是他们的志愿者的我们和负责的社工们自己了。这算是完成了一个指标。
例子二:上周报名参加了所在社区的一个公益活动—瑜伽训练课。由两个机构承接了一个社区的公益活动,这个课程总共有83节,每周五晚上。第一节好巧不巧在假期,在外地没赶回来没参加成,结果2、3节正好都在外地培训。将惠及2490人次,每次30人,每次都好难报上名,我是因为有朋友认识所以发通知时提前说了。对于报上名没去上感到抱歉,浪费了资源,当时还有其他人请假,幸好临时又招够了人。
对于这个公益活动,对于居民来说是很好的事。不过我有另外一些想法。
首先何为公益?公益是个人或组织自愿通过做好事、行善举而提供给社会公众的公共产品。这个项目是社区居委花钱购买的提供给社区居民的免费福利,我总觉得叫做公益有些感觉不对。
其次,我只见到通过建立公益群,邀请人进来进行宣传,我没看到其他宣传方式,是属于少数人的福利,而能去参加瑜伽训练的人会是一群怎样的人呢?如果每次都是她们那不是就像为她们开了一个免费的培训班,但如果约束每个人只能参加一期或三四期,那么怎么称作全民健身,只可以算作提倡、宣传和普及健身。
再者,这个活动由社区提供场地和教练,社工提供志愿者,这个是合作还是承接了项目本身。
最后,我只是看见了一部分而已,项目本身还有其他内容,属于妄议揣测。
3.社区为本的理论视角
众所周知(但我们做了几个月“社工”的本土社工们却不知),社会工作有三大工作基本方法 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与社区社会工作。
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有困难的个人或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
小组工作又称为团体工作,它是以小组为单位(两个或者更多的人)的助人工作方法,是社会工作方法在群体情境中的应用,是群体与社会工作方法的结合。
社区工作是以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它通过组织社区成员参与集体行动去界定社区需要,合力解决社区问题, 改善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在参与的过程中,让社区成员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与自决的精神,加强他们在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方面的能力和意识,发挥其潜能,以实现更和谐的社区。
下面主要介绍下社区社会工作
社区工作的模式有:社区发展模式、社区计划模式、社区行动模式、社区照顾模式、社区经济模式。
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是:
(1)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工作者相信社区居民有能力解决影响其生活的各种问题,现在只是缺乏一些知识和技巧, 因此, 鼓励居民参与。
(2)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让社区居民认识到,反映和表达自己的意见是其拥有的权利,而个人也有责任去履行公民的义务,关心社区问题,改善社区关系,使社区资源和权利能够平等分配。
(3)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使社区资源能有效地回应社区需求。
(4)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社区工作可以促进社会的互相关怀,达到社区照顾的目的。
社区工作的介入策略有:
①发掘资源和进行社区教育,通过社区服务和活动,发现居民中有影响力、 权威性和号召力的居民带头人;
②开展互助合作,通过组织社区内的资源,共同解决社区问题;
③推动成立居民小组,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居民的兴趣、爱好,组成自娱自乐的自助性小组。
④提供服务,社会工作者要能够创造互动机会,让居民通过服务过程相互认识。
这些知识是在学校里学过的,考社工证时要掌握的。当每个社工都说做的实务和在学校里学的不一样时,到底是哪里不一样呢?我们是如何习得了实务经验呢?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把开展的社区活动等同于社区工作,这是多么大的误区啊!
4.资产为本的实务策略
社区发展主要有4种模式:需求为本模式(Needs-Based Approach),即传统模式、参与性农村评估模式(PRA)、可持续生计模式(SLA)、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Asset-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ABCD>)。
1993年美国西北大学的教授John P. Kretzmann and John L.Mckinght首先提出了资产为本社区发展模式,并成立了资产为本社区发展学院。
关键元素:资产为本、以“内部”为焦点、人际关系网络作为驱动力量。
基本原则:1.每个人都有天分;2.社区是由关系组成的;3.居(村)民是核心,是社区发展的主角,并非被动接受服务的对象;4.作为领导(官员)要鼓励社区中积极成员的参与,他们是给予信任、有发挥影响力的空间及相聚之间的良好关系而参与,而不只是单纯的跟随者或参与者。4.社区居(村)民一定有他们关心的事情。5.要找到行动的动机;6.用心聆听人们的对话;7.发问、发问再发问。
发动群众的基本做法:1.在社区中发育组织;2.承认基层政府在解决问题方面的限制。
资产可分为五类:1.个人是“ABCD”的核心,每个人都有资产和天赋、才能;2.社区团体;3.正规单位,包括官方、专业、学校及商业部门;4.有形资产,包括社区内的土地、建筑物、社区空间以及资金等;5.关系。
社会资本(socia capital):网络、规范和信任。对于ABCD来说,社区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建立社会资本。
常用行动策略:1.欣赏性的访寻(appreciative inquiry);2.以社区关系为焦点发展社区网络;3.社区经济发展。
工作步骤:1.鼓励参与及促进成员融合;2.聚焦于社区资产的建设;3.有意识地梳理社区成员的责任感和承担意识;4.学习合作及巩固合作关系;5.注重行动计划的全面性;6.坚持多元;7.不断学习;8.重成果。
常用工具:资产地图
5个步骤:第一步绘制社区资产图谱;第二步通过现有能力采取行动以动员社区资产参与;第三步构建资产关系并形成制度或规则;第四步调整发展节奏解决内部冲突;第五步拓展外部资源增强社区能力。
看了以上概念,不难发现,资产为本是以社区的资产出发,和社区民众一起发掘社区的资产(台湾社区营造叫做人文地产景),从社区的内生力量出发,激活社区居民和社区自身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共同回应社区需求,进行社区资产建设和社区能力建设。
计划怎么做是由社区说了算,由社区的问题/需求和资产说了算。我们对问题和需求的分析决定我们做什么(目标),为什么做(原因),而对于资产的分析则决定我们怎么做,以什么为切入点。
这个时候,个案、小组、家访、绘制社区地图、社区活动、社区教育、组织培育、社区照顾与服务……都是为了达到我们的目标的策略与方法,重要是要建设社区能力。
根据增权理论,社区能力是指社区居民所掌握的知识、技术、价值观、生活信念和理想追求,以及所拥有的物质财富和社会支持网络,它表现为人们利用各种资源服务于社区居民和满足社区居民需要的能力。影响社区能力有这样一些因素:(1)社区居民的文化与技能;(2)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念;(3)社区居民的社会支持网络;(4)社区的组织程度。
以社区或个人“增能”的过程,是促进社区各种资源、社会资本增长的策略。
唯有以此为目标,社工才能说,实现社工助人自助,居民自助助人。
那么花半年、一年的时间走乡串户调研,可以拿出一份厚重的调研报告指导一个五年的项目,未尝不可一试。
7.社工的专业性和职业性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要求社会工作成为一种职业、专业的活动,因此,社会工作者要求具备如下角色特征,也是社会工作对一个专业的从业者的基本角色要求:
1.崇尚专业伦理的精神:2.认同职业的非赢利性:3.能协调个人与环境的关系:4.自如地运用社会环境资源:5.进行团体协作;6.能自助并助人;7.崇尚民主,尊重个性。
社会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1.社会工作者知识结构要求:根据英国学者史蒂文森(Olive Stevenson)的划分,社会工作理论的结构大致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社会工作的宏观理论、中层理论与实践理论。
2.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社会交往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公关能力。
3.社会工作者的心理素质:①要有着忍辱负重的精神与气度,以宽广的心胸时刻准备着去包容去理解;②保证同感(同理心),在不丧失自己的立场与观点的前提下,感受案主的处境,运用这种理解去帮助对方。
4.社会工作者的品质要求:真诚、开放、热诚待人。
——对生活充满期望,有理想
——有良知,能自律,经常保持身心健康
——留意及减少个人对事物的偏见
——所发表的言语要分清是以个人身份,还是以事业或团体代表身份而发
——有自知之明,特别是了解自己性格优劣,经常自省,尽量改正自己的缺点
5.社会工作的职业道德:是指导社会工作者从事专业活动的行为准则,在社会工作者从事专业活动过程中,把社会工作哲理付诸实际行动的表现。同时也是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的表现。
曾遇到一个一线社工,问他这个小组反馈表怎么没有,他的回答是嗯,就没有。为什么没有呢?嗯,就没有。
这周的周计划怎么没有?我觉得计划这种东西太不确定了、我都不知道我这周要做什么……
怎么总结里只有记录没有反思呢?嗯,没什么可反思的,就是那些问题,又解决不了。
我就是专业性不够,我就是能力不足,我就是不会链接资源,没人教我,太难了……
你能力不足,为啥要应聘这份工作呢,能力不足,为啥不提高呢,能力不足,为啥不辞职呢?
先做着再说…………
诚然,社工的工作不是在医院去做手术忘了把纱布取出来,不是设计高楼点错了小数点,不是给领导汇报用错了言语……因为这份工作没有一个内容是严重的、危及生命的、会丢掉饭碗的,就不尊重它作为职业的存在了吗?
尊重不仅是一种思想上的认知,还是一种道德上的实践。
在做份工作时不投入热忱和努力不克服困难不学习不认真对待,难道你下份工作就会成为一个职业人。
当你散漫对待时,我认为是对你自己的不尊重,你不尊重你选这份工作的初心和你每一天的生命。
你如果不懂就去问就去学就去摸索,如果遇到困难就寻求帮助,然而一个人自身的习性则需要自己去察觉。工作能给你什么的前提是你做了什么。
错把宽容当纵容,耽误的是自己的大好青春。
8.成为你自己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过尽千帆皆不是,此心安处是吾乡。
共勉!
过尽千帆皆不是,此心安处是吾乡——记我的社工之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