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读书都是匆匆忙忙,没有留一点痕迹,要想汲取能量,那就必须读深读透,化为己有,不是有一句俗语吗?“不动笔墨不读书”。曾记得读“张祖庆”老师著作时,在书中向我们传授到,一定要摘抄,还要抄名师课堂实录,仿着仿着就学会了,今天,我也当一回“抄文工”把全国著名小语界特级讲师“支玉恒”老师著作—《简简单单教语文》,分享给大家其中一篇“自主读写的基本策略”摘抄。
“支老师”告诉我们“自主读写的基本策略”.一,自助读写应具备的心理品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而形成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应以学生掌握常规知识为重点,而应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形成这些心理品质。二,自主读写的教学方法。要培养学生自主读写的兴趣习惯和能力,教师就一定要主动的优化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1.理解语文学科的特点,明确教学的任务。2.精研文本。3.设计教学过程。4.设计课堂提问。5.启发学生质疑问难6.读写结合。反思: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一定要理解学科特点,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精读文本把教材吃透,了解学情,上课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的上课,不能拘泥于任何形式。我们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就是学习“怎样提问”,孩子针对课内内容、题目、写作手法、联系生活实际等,围绕这些问题,让孩子开启大脑,“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学贵有疑”。鼓励孩子发问,并学会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我们要增加读写训练,比如在讲《盘古开天地》时,盘古的身体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那么大家想一想盘古的手指、牙齿、鼻子、耳朵、眉毛、眼睛等等,“会变成什么?”就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大胆想象,开拓了孩子们的语言思维。在授《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蜗补天》,分别抓住故事的主人公,让孩子们动笔來向书中的人物加以对话,从中理解了文章故事的内容。突然想到了“朱光潜”先生的一段话,“学文学第一件事就是多玩索名家作品,其次是自己多练习习作,如此才能亲自尝出甘苦,逐步养成一种纯正的趣味,学得一副文学家体验人情物态的眼光和同情。”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多读多写,提高孩子语文知识能力、素养。
元气满满的一周已开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学习,做好一名优秀的教师,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