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音乐会中听到了勃拉姆斯,今天正巧在《冬夜繁星》里也读到了作者对勃拉姆斯的描述。一直对勃拉姆斯的音乐望而生畏,因为听起来总是很难进入状态,有点辛苦。以前总觉得是自己的音乐素养不够,无法理解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没想到在书里读到了相同的感受,“听他的作品时,你得危襟正坐着好好地听,心情很难真正轻松,听过的结果,也往往是沉重的较多。”
相较于他同时带的作曲家伯拉姆斯不算是多产的,不过他所有的作品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即便如此,他也写了四首交响曲,两首钢琴协奏曲,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一首大提琴与小提琴协奏曲,还有钢琴奏鸣曲,叙事曲,诙谐曲,变奏曲等室内乐作品,还有合唱与声乐歌曲两百多首。其实现在看来这已经是非常惊人的数量,有时候想想虽然时代飞速发展,大家的生活节奏都变了,但是好的作品越来越少,从创造力来说,很多地方真的不如古人。
作者说勃拉姆斯的性格不开朗,所以作品也是总是像堆满着厚厚云层的天空,经常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的样子。即使他偶尔会写一些轻松的曲子,但也很快又会回到自己习惯的音乐语境里。据说1880年他接受了德国布雷劳斯大学颁授的荣誉哲学博士学位时,曾经写下过一首《大学庆典序曲》作为答谢。这首乐曲集合了当时几首流行于大学社团里的歌曲与民谣,节奏轻松昂扬,令人兴奋。不过很快他又写了一首《悲剧序曲》并宣称“我不得不写这首悲剧序曲,来满足我忧郁的本性”。
勃拉姆斯虽然只写了4首交响曲,但是从构思到完成写作都会花很长时间。第1号C小调前后用了21年才完成。他的性格里有着典型的德国式严谨,所以每一个音符都得经过苦思冥想。由于写作太过伤神,他觉得自己的身体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原来打算写的第5号和第6号交响曲后来放弃了。不过在这四部之中,他已经非常完整地构筑起了自己交响叙事的宏大篇章“第一号c小调气氛宏伟,第二号D大调清秀又抒情,第三号F大调接在第二号后面,像是对比强烈的诙谐曲,而第四号E小调,则反躬自省,显示无比的内在张力……”
勃拉姆斯的艰深和克己以及强烈的复古主张在当时就受到了很多人的责难,但是这位极具个性的作曲家对浪漫主义思潮不以为然,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理念,孑孓前行。一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人们开始认识到勃拉姆斯的好处。他的音乐里有丰富的视角,仿佛作曲家早已洞察到了人生的各种可能。特别是他晚年的作品中,有一种悟道般的“大音希声”,以简驭繁。自己听不懂勃拉姆斯,也许不仅因为音乐素养不够,还因为太浅薄,缺乏对人生的洞见,修行之路漫漫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