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困难症,无药可治么?风靡日本的国民阅读书来解惑

阅读困难症,无药可治么?风靡日本的国民阅读书来解惑

作者: 翎子心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8-26 00:23 被阅读0次

一直有这样一个说法:世界上年人均读书量最多的是犹太人,甚至做乞丐的犹太人依然会看书。相反,中国的人均年阅读量一直很低。这几年,随着知识收费增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开始更重视读书了。另外,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视频这些媒介容易让人们陷入“泛娱乐化”的焦虑之中,而读书却正好带来相反的效果。

余秋雨曾说过“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尽管人们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可仍然有很多人不知应该如何开始阅读?是不是将一本书从头看到尾就行了?怎样的阅读才算是最有效的呢?甚至,有人一看书就想睡觉怎么办?实际上,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介绍“阅读”的书籍,有的是介绍读书方法的,有的是介绍读书心得的,而《如何有效阅读》这本书主要着重于介绍阅读在生活中的功用及一些“独有的读书见解”。

《如何有效阅读》这本书的作者藤原和博是日本知名的教育改革实践家。2003年4月起担任杉并区立和田中学校长,成为日本义务教育史上第一位平民校长。后来,藤原和博担任大阪教育领域特别顾问,致力于提高大阪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活力和学习能力。他著有《如何在“微妙的未来”中生存》、《人生的教科书》、《是谁改变学校》等多部著作。

正是因为从事教育行业,藤原和博对阅读非常重视。他认为今后的社会是由“有阅读习惯的人”和“没有阅读习惯的人”组成的一分为二的社会。他还认为读书可以获得“幸福生活”,阅读可以实现人生的跃迁。

为什么藤原先生认为阅读对于我们如此重要呢?

1、阅读相比视频,对创造想象力更加有帮助。

通常来说,人脑是通过视觉区域的影像和语言中枢的语言,共同运作来理解所处情景及含义的。电视等视频形式,容易让大脑直接获得影像,下次出现类似的情景时大脑自动产生认同感,这点非常限制想象力。并且,视频直接给大脑的信息量太大太快了,导致大脑根本没有时间去深层理解,只能将看到的停留在表面。

阅读时文字会被大脑中的视觉区域捕获,文字所描述的具体情境,会自然而然在大脑中被创造出来。通过阅读,各种情境不断被创造的过程,对想象力来说是一个不断往复的正向循环。所以说阅读对创造想象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2、书本是我们通过作者认识世界、拓展观点的媒介。

人的一生,能够亲身经历的事物是非常有限的。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的大脑会和作者的大脑碎片相联结。作者的大脑碎片被我们成功接收到时,我们看世界的视角、观点也会随之产生变化。但是现实的问题是,作者想表达的内容我们经常接收不到,这是因为阅读量少,让我们的大脑对于接收的信息很单一。只有在大量阅读后,我们的知识体系趋于完善,连接作者的大脑碎片时我们的大脑才能够快速接收新内容。

当我们的大脑变成联机状态,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对事件的看法都会更加全面。

3、阅读可以帮你链接人脉,提升层级。

《穷查理宝典》的作者查理·芒格曾经说过:“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也没有。”

在工作中,只顾埋头苦干是不行的,每一次与领导及客户的沟通都是获取信任的过程,是让对方看到你价值的过程。通常,层级越高的人,更注重阅读和思考的。不阅读、不学习、不思考将无法更好地与高层级对话,更不要想着自我提升了。

4、阅读可以帮你获得能力提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信息综合能力”。

阅读可以提升哪些能力呢?一般来说,阅读对沟通能力、逻辑思维、演讲能力、批判能力等都很有帮助。作者在书中特别说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信息综合能力”。

“信息综合能力”不同于“信息处理能力”,不是只依靠记忆、拼接而具有的能力,它应该是一种很灵活、具有独创性想法的,能得出“满意答案”的综合能力。21世纪是趋于成熟的、且信息过剩的时代,要想在脱颖而出,势必需要有一定超越他人的能力。

比如彭小六,他是如何从一名普通程序员,跃迁成为青年作家、行动派首席知识官,并且创造了洋葱阅读法呢?其实,这些都是读书带给他的,可以说他在读书的过程中培养了“信息综合能力”,更好地将知识整合运用起来,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成就。

那么对于我们,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可以帮助提升阅读呢?

1、选择适合自己的书

可能你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书,那么你首先要了解你读书的动机是什么?是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还是增长一些技能,或者为生活带来一些娱乐?

只有将自己读书的动机确认清楚,才能明确选哪类书,并且要选择难易度适合自己的书。在这点上建议去图书馆或者书店挑选书籍,避免直接网上购书(不了解的情况下,这样很容易买到不适合自己的书)。

2、通过一些方式迫使自己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对于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来说,开始阅读、坚持每天阅读是很困难的。使用一些适合自己的方式,迫使自己开始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  参加读书类的社群

你不喜欢读书,很大的可能是没有阅读的环境。当社群的小伙伴们抱团取暖,拥有共同的目标时,你阅读的激情就会被点燃。而且在社群里,还可以相互分享好的经验、好的书籍,是比自己闷头苦读更好的方式。

■  为自己设定固定阅读时间,比如晨读时刻

培养习惯的一个方式就是给自己设定一个固定的执行时间。对于阅读来说,早晨是一天中最佳记忆时间。每天早起半小时至一小时,专门用来阅读。开始坚持后,你会发现每天时间像是比别人多出很多似的。

■  在社交媒体上立Flag,如果不执行给自己小惩罚

社交媒体是公开的平台,一旦Flag立出去,并且带有小惩罚的情况下,自己就不得不去遵循了。刚开始可以给自己立一个短期的目标,比如:一个月必须阅读3本书,完成不了就给好友每人送一个礼物。一个人的习惯形成是21天,当这个短期目标实现时,相信你已经开始享受每天阅读的乐趣了。

3、“输出”是最有效的读书方式

不以知识输出为前提的读书,实际产生的效果会随着时间逐渐递减。输出会更好的帮助自己理解知识,产生更多好的想法。那么输出具体有哪些方式呢?

■  思维导图

■  读书笔记

■  书评

以上这3种都是常见且有效的输出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运用起来。当开始输出时,你会更容易发现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哪些观点更有意义。此时原本看过书后,只掌握了50%的知识可能会上升到80%以上。

总结来说,阅读对我们普通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我们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才能通过自我驱动来主动读书。然而读书并不只是一字一句读完即可,是需要有明确的读书目的,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书,需要坚持不懈,需要有输出的阅读。

另外,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阅读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事情,不可能因为你读了几本书就马上产生很大的变化,需要做好长期学习的准备。

藤原先生讲到自己阅读的经历时说到“当我读完300本书后,我脑中的语言多得要溢出来似的。”

因此,量变产生质变才是永恒的真理。从现在开始阅读吧!

——————

【End】原创内容,转载请联系,我是翎子,感谢阅读和关注。

相关文章

  • 阅读困难症,无药可治么?风靡日本的国民阅读书来解惑

    一直有这样一个说法:世界上年人均读书量最多的是犹太人,甚至做乞丐的犹太人依然会看书。相反,中国的人均年阅读量一直很...

  • 正确对待内在作用

    人们往往认为西医很发达,其实现在还很不发达,4000种常见病,90%无好药可治。7000种罕见病99%无药可治。治...

  • 【原创】-无药可治-

    有病 看医生 有病早治 没有请你来 挂号 听医生 常规检查 不做没关系 吃药 挂吊瓶 一致用药 没效果 换药 再换...

  • 0089肖谜

    穷凶极恶 浑身是胆 无药可治

  • 无药可治的鼻炎

    原本以为今年过敏性鼻炎会放过我,没想到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在鼻炎最严重的七八九月份,我躲过了七月份,还是没有躲过八...

  • 我也不能一个人离去

    思念是一种病,重到无药可医,无药可治。心有千千结,想念到无法呼吸。 有时候分隔两地,只能通过微信,电话来交流。真的...

  • 我有病无药可治

    我承认我有病,而且还病得不轻。不过,不必惊讶,这种病很多人都有,只是我病得比较重而已,没有什么大惊小怪。 医生说我...

  • 老伍习字(三)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份爱无药可治,唯有爱得更深。

  • 风靡日本的国民杯,竟是它!

    猪口杯是日本江户时代常被用来装酒或荞麦汤汁的器皿。如今在新时代,材质与用法都有了很多变化。既能够盛放酒水,也可当作...

  • 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阿僧伽药!” “此药可医什么病,可治什么症?” “可医医者无奈之病,可治药物不治之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困难症,无药可治么?风靡日本的国民阅读书来解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gdl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