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女诫》,十年前的这个时候听陈静瑜老师讲解《女诫》新时代的意义,题目大概叫齐家治国,女德为要。买了陈静瑜讲解的书和《女诫》。两本书的作者都是女性的楷模,各自时代的女性标兵,《女诫》作者班昭,饱读诗书,大哥去世后续写《汉书》,替已经年迈的二哥写辞职信让二哥能从边塞回来养老。这两大事情当时社会不是随便女性能做到的,可见班昭地位不一般。陈静瑜老师我听课时她时任她自己公司的总经理,教养两个孩子非常好,自己亲自做家务,孩子一起做家务。想到就去搜索,搜索女诫二字,出来一堆评论不好的,什么男尊女卑的毒害思想的残留?我不去评论好与坏,只get我要的,这本书原文我不记得,但它的思想却影响我很久,也不是影响,应该是我骨子里的想法就是这样。我觉得作者是一位在外独立自主女性,在家里是定海神针,这不是每个女性有家庭后的想法吗?而却也很少女性能做的。反正我在大学和室友夜聊时就没有多大出息,就想结婚后相夫教子!当时6人,只有老六想法和我一样。我一直认为这是一本自修书,自己觉悟自己,不是成为别人要求你,或者拿着这本书要求别人的书,所以原文有写到大概意思男孩都谋有出路,女孩待出嫁前,我说几句,大有长辈对晚辈说私话。里有几个观念我是觉得自我修行很好,比如卑弱,谦虚而示弱,其实很受益的,大有现在的以柔克刚。这几日嘉爸不在家,我做饭,轻拿轻放,就会想起陈静瑜老师说请的保姆心中有气洗个锅碗瓢盆乒里乓啷,时不时发现碗有个掉漆,缺口,因为洗碗人心里有怨气,后来适当的时候她让保姆回去了,自己下厨做饭洗衣扫地,忙不过来告诉孩子们,孩子们也来帮忙,孩子也愿意做家务了。我一天管两个孩子,我累了我就说我累了,平时吃完饭就忙自己事情的娃儿会说:妈,你去休息,我来洗碗。一点磕碰声都没有(孩子心甘情愿去做的),把锅碗瓢盆都洗了。昨日下午,我不舒服,原认为有点甲流倾向,头昏脑涨,眼睁不开,接她回家路上告诉了孩子(示弱),孩子给我蒸了小米粥,端到床前,拉扶我起来喝。昏睡三四个小时,19点闹钟响起,我醒来意识到孩子还没有吃饭。但孩子已经自己煮了面条吃过,还自己把锅洗了。卑弱,很多人就会觉得是被人欺负,那是自己把自己看低了,那外人怎么看低你又有什么好自怨自艾,但我觉得在家里谦逊示弱,放低心态做好家务,其实就是一个愿意去做,不是应该做还是为什么又是我做。我想起曾经一位出租车师傅说他媳妇以前很能干的,把他和两个儿子家里家外照顾得很好,后来得癌了,变成他们三个轮着照顾她。话里话外,有股埋怨他媳妇为什么好端端生病。当时我说他媳妇平时带着怨气做的事,想买的东西不舍得给自己买,心里一直希望老公儿子照顾她,所以老天就安排这样的事情让他们照顾,司机连连说真是这么回事。本是说话有一股埋怨的语气,瞬间变得后悔的语气。我想我能再想起《女诫》也许是有新的礼物送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