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外给我的震撼
单位这学期来了个新老外。这些年,老外同事已经不是稀奇的事物,只是这个老外是小鲜肉,还是个会说一口流利普通话的小鲜肉。
我以为这家伙在中国呆了很久或者有着个中国女友。但八卦消息说他是有个韩国女友,还最近分手了,因为她不想来中国。然后有次交谈,我问他,你学中文多久了?“半年多。”
我被答案惊呆了。半年,半年,你在和我开玩笑吗?
那你现在觉得中文最弱的是什么?“成语和方言。”
……
我内心的自己已经在对话的末端开始在找了个角落,开始忧伤的画圈圈了,把自己圈在里面。天啊,我上了10年的英语课啊,我怎么还在用中文和你在说话,怎么上了10年英语,在英语上,我还是觉得自己好弱好弱。
(二)外语是门语言,用它才会真的学会。
我想起我另外一位做贸易的朋友和我谈起学英语的事。他说,报班其实作用不大。因为英语,外语是门语言,语言就是要用的。他说他一次在国外,他基本听不懂,说也很弱,呆了七天,好了些。第二次,在国外呆了40多天,然后就忽然打通英语的任督二脉,说的很流利。他说,学英语只有2个条件,一是英语环境,二是你要不怕丢脸,你要在英语环境里不断用英语。
我几乎完全认同。因为我带孩子去柬埔寨8天,柬埔寨英语是通用语言,在不多的沟通中,我发现我和孩子的英语表达都有进步。
我们学英语表面上学了10年,但我们只是在课堂上机械的读写下,我们从来没用过我们所学的英语,而这个可以流利说的老外,半年里都在用中文和遇到的每个人沟通着,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三)让自己置于更大的动力去走心。
另外,我觉得我们过去的英语学习,确实陷入一种为考级而学习的怪圈中。我们忘了,英语学习,最重要的是语言的交流。因此,我们的思维里,学习英语是一件漫长而艰难的工作。这样单纯的为了考试而坚持的目标动力其实很容易随着考试的结束而失去动力。
我最近有想重试英语学习,原因是,随着我探究范围的深入,接触的国外老师和国外文献确实越来越重要了,因为我学习的范畴都是从国外发展过来的学科,国外的书籍会比较有最新的一些进展,所以,即使我对我的英语非常不自信,我还是努力想办法,和鼓励自己去试试阅读外文。
然后在这样的驱动下,我发现,如果这真是你的内心需求,你会积极寻找方法的。比如我就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有种翻译扫描笔,比如我发现,由于我有某个专业的基础知识,我看某个专业的书籍,还是不至于完全看不懂的。
另外,在这样情况下,我就开始会寻找各种例子来激励我。比如,阅读时,我看到一个序中提到他曾经靠着一种愿力和翻译软件,也翻译出版了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一本书,我就会深深记住它,并用来激励自己。
突破自己,要先把自己的目标放的更大,让自己有更大的动力,不要要求自己面面俱到,而是先去不断尝试。
十年与半年,从来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对这件事,究竟有多大程度的走心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