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间说快也不快,转眼就到了代孕的妇女生孩子的那一天,出现生理反应后,马敦敦等人也赶去了医院,杭杭已经上幼儿园了,就没有空去,幸好代孕的妇女身体素质很好,没有多久就顺利产下一个女婴,让大家皆大欢喜的,埂埂和马纳更为高兴,隔着玻璃看着婴儿车中熟睡的女儿,马纳搂着她说:“现在算是为生孩子的事了结了,两个孩子也够了,我们不再去追求更多了。”埂埂看着孩子猛地笑:“我很喜欢孩子的,这个小公主我们给她起个什么名呢?”马纳想叫念念也不错,就开口说:“那就叫马念念吧,这样好记又好听。”埂埂一向听马纳的话,就说:“马念念这个名字很好,还是你会起名字,我也不用费心去想。”
他们俩有脑也不用,很快就给北弦小公主起好了名字,那帮老人一肚子的讲究也说不出来,还是北宫苇打破了僵局,开口说:“这名起得不错,好过颀颀给她女儿起个名字叫刮刮,让刨础火冒三丈的,问她,我外甥女惹着谁了?叫刮刮,你猜颀颀怎么回答?”埂埂她爸爸说:“颀颀说她女儿才出生,就把她半年的收入都消费完了,她惹着我了,颀颀说我这么辛苦地工作容易吗?不容易,有些客户又很难侍候,嘴脸又凶,发货慢些又听骂,怀孕后不但十个月不能去玩,老实呆在家,还要把私房钱都拿完出来了,这小丫头也忒难侍候,我怎么样才挨到她长大,我去泡吧的钱都奉献给她吃喝玩乐去了。”马敦敦概叹地说:“这刨础算是狠了一些,让颀颀自己学会照顾自己,他这心有时也不大向着颀颀的。”
北宫苇说:“以前颀颀他们总住在顿观小区这边,孩子出生后为了省钱又把男家的父母叫过来一起住,那两个老人有空帮他们带孩子,还有退休金,他们才算开支没有那么大,刨础他喜欢是喜欢外甥,但是没有空,不管用。”马敦敦这才想起小念念还没有选好谁来看管,就问马度:“炫妲她能照顾得那么多孩子吗?马纳和埂埂又要上班,没有空。”马度说:“爸爸,你就放心吧,家里多的是人帮着一起照顾,杭杭上了幼儿园,我和炫妲都有些空巢感了,现在小念念回家,刚好能填补这种空虚感。”
6位老人在医院的大厅里说着孩子的照料问题,马纳和埂埂看够孩子了也走过去和他们一起讨论,对于马纳来说,孩子总是好的,而且很快长大的,但是对于马度来说则是艰辛倍增,他不但白天要上班,晚上还要陪着杭杭玩,给他讲故事,还要在家组织小剧场,让杭杭和其他同在一个小区的小朋友进行各种节目表演,还要给他们录制节目,发到小区的论坛中给大家欣赏,还发送到各个公众号,让其他人指出好和不好的细节。他都成了小孩子最喜欢的伯伯,这些陪着孩子成长的悲与欢,只有炫妲和他知道,其他的人最多也是做一些观众和听众,漫长的培训计划中,他是具体实施的那一个。
一脸自在的马纳没有多少带孩子的经验,虽然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埂埂也没有多少带孩子的经验,对于他们来说,孩子有家里的6位老人轮流看着,还有家庭医生随时看着,他们只需要下班空闲的时候抱着孩子谈谈亲情,早上在家挥手告别让马度和炫妲把杭杭送去幼儿园,他们则神清气定地扮着气质优雅的现代版俊男美女的好家长形象,没有一些的慌乱和急燥,脸上布满倦意的人是炫妲,急着整理书包的人是北宫苇,绞好铅笔的人是马敦敦,抱着杭杭的人是马度,开好庭院门的人多半是管家,在外面相送的还有埂埂的爸爸和妈妈。那些走路一阵风,小跑还要啃几口早餐,一脸煞气和怒容,一手牵着孩子,背上挎着书包和背包的急燥家长样,在马纳身上是看不到的,他也去接送孩子,但是急燥又焦虑的人总是炫妲和北宫苇还有管家。
几位老人在谈论着该给小念念创造怎样的生活环境,埂埂随口就说:“我看把念念送去小小班也行,听说有一些很内行的托管园,几个月大的孩子也接收,还有内行的培训,听说不少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去,从出生起就接受一流的培训,长大后能力很好,而且还样样精通。”北宫苇听了直摇头,连声反对:“你们啊就是顾着工作,把照顾孩子的事都交给托管园,你们没有空我们知道,但是家里有的是人有空,你们又担什么心?”马纳和埂埂面面相觑,他们早就说好了,孩子出生后就送去好的学校培训,不能再增加这些老人的负担了,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他开口说:“杭杭让你们辛苦了几年,我和埂埂都很过意不去,现在又多了念念,我们担心你们忙不过来,而且念念还很小。”
马敦敦有些生气,拉下脸来说:“你们嫌我们老了不是?这也担心,那也担心,就是没有考虑过我们的感受,我们整日呆坐在家,这人不辛苦了,但这心就难受了,你说我们能好吗?你们想要好一些的人来培训,我们理解,也支持,我叫刨础去找人来帮你们培训念念,这样你们满意了吧?”北宫苇也在一旁帮腔:“念念太小了,我们能照顾她的,你们放心去工作吧,家里的事交给我们好了,我们老了,能做的事不多,只能做些哄哄小孩的事。”马纳只能退一步说话:“这样吧,我们暂时不把她送去托管园,如果你们照顾两个小孩太累,我们再作打算。”
他们总算放下心来,埂埂看到他们自愿帮他们看管孩子,也就不再多说,作为现代精英,他们把所有的心力都投入到工作,培养孩子的事他们不特长,家里有条件,自然不会让孩子随意自由地成长,虽然他们也认为宽松的学习环境较好,但是竟争是剧烈的,家境再好也有一个限度,因为父母不可能一辈子地陪着你,人总要面临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再能干的父母也有动弹不了,手脚迟钝的一天,再活泼的孩子也有赡养父母抚养幼儿的一天,在自然规律潜移默化的时侯,他们就要肩负起这些,谁也不能避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