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公司的企宣专员每天能都在做什么?撰文案、做海报,找人写书评,给各家报刊的阅读版编辑发送书讯,反复电话邮件安排作者日程,奔波各处看场地,安排讲座签售会,活动结束后要写新闻稿……媒体资源是一家出版公司实力的一大表征,在此之前,你必须通过编辑部或广告部的检验;然而出版公司用于媒体渠道的费用,其实是少得可怜!有没有一种办法,让“书”自己长出翅膀、飞遍大地呢?
去年,一段名为“格物志”的小视频,率先比它的“真身”——《The Things of Stuff》一书为全球的读者所熟知。作家安妮·雷纳德亲身追纵废弃物的身世来历,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销售配送、消费使用、丢除废弃五个基本环节,步步揭示现代社会的物质消费系统是多么充满破坏性!视频画面很像TED演讲:作者站立着阐述她的观点,而她背后的手绘示意图就如同动态的板书,帮助观众快速理解。那么,数百家垃圾场是如何处理废弃物料的?每多一个焚化炉将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能够做些什么以缓冲过度消费的危机?……、看过视频的这些人大多会掏钱买下该书,以期了解更多的细节。这样的营销方案,可谓“四两拨千斤”,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从媒体环境上说,视频的传播范围不再限于某家报刊媒体,如今各大视频网站均可视为开放式的平台,只要被认可为是“有意思的”“有点用处”的短片,借助各大SNS或是微博的转发,传播人数已是颇为可观的底子。随着流媒体的技术条件越来越成熟跟普及,丰富的视听效果,要比以往平面化的图文形式(如彩信杂志)更适于移动设备。目前,各大网站在视频内容多有布局动作,如扛着“公益”旗号的各大门户网络公开课,百度旗下、近期频频高调亮相的“奇艺”……无不让我们嗅到了4G时代逼近的气味。
人们在使用媒介的心理也值得考量。影音流媒体的快速切换,眼睛所接收的信息还来不及由思维细细咀嚼——这可谓“浅阅读”的过程,一种大纲式的体验。毕竟,有谁能听了8分钟的Ted便可熟稔演讲涉及的领域呢?其间引发的兴趣动机便是前导,它将促使潜在的读者燃起深入了解的意愿,从而进入“深阅读”的境界(此处的“深”是相对于浏览内容概略的“浅”而言的),出版商销售全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其实说白了,就是为书制作一段免媒体渠道费的影像广告。
有些出版方惧怕一旦揭晓了“真相”,读者就会止步于此,不愿意再消费纸本或其他发售版本。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有两个层次的解答。第一,因图书的类型有所区分。制作视频来做图书宣传的手法可能不适用于推理小说、侦探小说,以及一切太容易被猜到结局的故事。但它对于研究类、自助成长的方法论会非常奏效。毕竟在短短的时间里,我们只来得及提供线线索和要点,而总是有人需要知道“为什么?”“意义何在?”。第二,这种担心隐含了一种假设:就是将视频也看作“阅读”,即便如此它也是“浅阅读”;总会有读者仍然需要“深阅读”。这其实与出版业由来已久的“纸书VS数位”之争如出一辙。数字出版真正的发展意义,不是用数字化、电子版阅读品消灭掉纸质出版品,而是为各个层级的读者和需求,创造全梯级别的可挑选空间。
退一步说,就算大家看了视频就认为“够了”,在某次闲聊中竞相表示“啊,说起来我也读过这本书”——这不也是有效果的人际传播吗?
那么,用于“打头阵”的短片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还是以“格物志”为例,在流畅的表述中,逻辑是可以陈列出来被检验的,是能够被理解的步步为营,而不是平白堆砌的空中楼阁。看完之后,我的第一感受是:明快而清晰的阐述,正是一本好书最鲜明的防伪标签啊!读过无数前后不着调的烂书的读者,你们懂的……以下是个人提炼的几点:
1. 是个新鲜的观点。(如果不新鲜,实用也行。比方说,如何“每周工作4小时”?)
2. 思路清晰,说得清楚。(“格物志”运用手绘板书辅助,是个好办法)
3. 画面别太闷。(你愿意宣讲视频活像新闻联播的主播台吗?)
4. 来个故事是再好不过。(这个要求是不是太高了?对一个小企宣的期望都赶上整个广告公司了!其实,许多外国作家在写作都会援引新奇小案例,比如中信出版社的《黏性》一书中就有不少好玩的例子,可在书中摘取现成为脚本原型)
最后推荐台湾地区《中国时报》开卷版的例牌节目: “开卷好书奖BV”(请按此关键词百度之,即可观赏)。拍摄费用是由企业捐款,由获奖作品的作家拍摄访谈记录短片。其中印象最深的是2008年苏伟珍《时光队伍》以及詹宏志的《绿光往事》,可能因为是比较个人化的书写,你能感觉阅读的世界背后,还有另外一重天。在作家对写作的心迹的娓娓细述和诚恳的表情中,一本书,竟能带动该如此多人的生命,达成如此紧密的联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