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都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
断舍离的思考法则:
以自我为轴心,把时间轴放在当下。
收拾每件东西,都要扪心自问,它与当下的自己是不是确实有关系,进而对物品进行取舍选择。
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考虑自己还需不需要他。
《断舍离》读书笔记断舍离的流程:
首先要彻底的筛选物品,让物品减少到自己可以把握的量,之后才可进行收纳工作。
让身边的物品保持优胜劣汰的自然循环,既留下适量的度,又确保留下的都是精挑细选过的,那么就会将物品的丢弃程度降至最低。最终达到不收拾的收拾法的最终形态。
物品要用才有价值。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
通过有意识的选择,让物品自然而然的回归到它应该在的地方,回归到需要它的地方,这就是断舍离要做的。
关于扔东西:
扔不掉东西的三种类型:
1.逃避现实型
2.执着过去型
3.担忧未来型。
家里的破烂分三种:
1.不用的东西,它充满了咒语般束缚的能量,
2.还在用但并不喜欢的东西,也就是把和自己不相配的东西硬塞给自己用
3.充满怀念的东西,它本身就会散发出强大的气场,通常这些东西需要用特殊的方法去处置掉。(e.g.过期的千纸鹤)
不要把重点放在非日常上。为一年一次甚至几年一次的事情,花钱不值得。(为难得几年来一次的客人准备专门的被褥和杯子等)
具有实际价值并且仍在发挥作用的物品,其实只占所有物品的20%,这些东西就足以应付生活了。
在断舍离的最初阶段,如果一直出现“好可惜啊”“良心不安”之类的感觉,那就想想因为不扔东西造成的损失,你的感觉就会好很多。
与别人同住的情况下,如果心里已经有了想要扔掉别人东西的想法,请尽量克制。先从自己做起,最好不要想着去控制别人,高高兴兴的收拾自己的东西。你的快乐也会传染给其他人。
断舍离的实践方法:
一,只集中于一点,把它搞完美,以此提高动机。
1.考虑自己物品的关系。
2.按照当下这一时间轴。
3.聚焦于某一场所。一定要选择在能挤出来的这段时间内可以收拾完的场所,哪怕是一个抽屉甚至一个300购物小票的钱包也可以。
切记选择时间不能驾驭的场所,如果半途而废的话,反而适得其反。而要选择自己在这个时间段能够彻底收拾好的一个场所,不管多小,就能自然而然的提高动机。
二,根据目的选择不同的场所。
考虑我想通过断舍离得到什么。
1.重视健康与安全,就从生存的基本场所做起。
2.希望能作用于心理深层,就从即使打扫了也不会有别人发现,但是自己知道并且总是在意的场所。
3.重视运气,就选择玄关或卧室。
三,扔东西的次序。
1.怎么看都是垃圾的东西。
2.判断需要,不需要的东西
3.判断舒服,不舒服的东西
四,垃圾的分类。
分为三类比较可行,如一般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
扔东西的时候要说对不起和谢谢。
别人送的东西或是常年以来非常爱惜使用者的东西,打算扔掉的时候说上一句谢谢。
而且还没完全用到头的东西,要说句对不起,大声说出来,不能光在心里念叨。
对于你用不上别人能用得上的东西,他转送给能够好好用他们的朋友或是送去二手店。把别人转送别人的时候要说这东西在我这里没法物尽其用,但我觉得你会安心的使用它的,所以能不能请你收下它?赠与他人时要以对方为中心进行考虑。
之后再加一句,如果你不需要了的话,别想太多就把它扔掉或者再送人吧,要避免给对方造成负担。
五,三分法。
从易于操作的角度,先整体审视所有物品,大致分成三类,然后再细分三类,以此类推越分越细。
例如厨房三分法:食材,烹调器具,餐具。
原则上三大分类中不同种类不能混在一起。
六,751总量限制原则。
1.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满7成。(留了出入通道,人们就会有把它们收拾整齐的愿望。)
2.看得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5成。
3.装饰性的收纳空间只能放1成。
重复进行彻底的751成收纳后,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品味,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因为留下的都是精挑细选的物品。
七,打造物品外观形态的原则。
1.只需一个动作原则
只需要打开柜门,取出物品两个动作。
无需密封的物品,可以把容器的盖子拿掉。
2.自立自由自在法则。
自立:让物品立起来,如:竖着放毛巾,不用从下面抽取就不会弄乱。
自由:选择的自由,物品摆放的方式便于选择,种类数量一目了然。
自在:立不起来的东西,卷起来自在的放。例如卷成筒状尽量不要散开。
不管东西有多贵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
不断的进行到这里之后,剩下来的东西会分为两种:
1.从一开始就很珍惜的东西,
2.回过神来才发现留下来的东西。
试试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等到适应以后日常随便用,它也不再别扭,潜意识里的自我形象也就跟着提高了。
为了成为自己想成为的,自己先从日常使用的容器开始进行意识上的革命。
断:物品要用才有价值。
舍: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
离: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
通过整理肉眼看得见的环境,同时也整理自己,这就是人生该有的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