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一 七
这是一次旷日持久的
寻医之旅
晔问
问尊严,问名声
问灵魂,问态度
……
READ ON
「郭雨霞 | 塞北草原上的“光明使者”」
人 物 介 绍
郭雨霞,主治医师,包头朝聚眼科医院副院长,白内障科主任,年轻的白内障专家,师承白内障专家张小利,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白内障的诊断和治疗,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对于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前、术中、术后的诊断和处理,参加眼科手术30000余例,独立完成白内障手术近15000余例,尤其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及各种复杂类型的白内障手术。先后在国内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连续11年参加白内障扶贫复明下乡活动,多次被评为“助残先进个人”。
特色技术:高难度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各类疑难复杂白内障手术、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等。
采访笔记
去远方。
从江南到塞北,这是我第一次到内蒙包头,那个被称为“鹿城”的地方。近日,内蒙古首批“三焦点屈光白内障手术中心”与“三焦点老视矫正手术中心”在包头朝聚眼科医院成立。
我的访谈对象是她,郭雨霞。包头朝聚眼科医院副院长,白内障科主任,年轻的白内障专家,师承白内障专家张小利,擅长高难度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过熟期白内障囊外摘术、悬吊式人工晶体植入术。
鹿城没有鹿,鹿城有好人。
一个半小时的对话,我被她,还有她师父的故事感动,事实上,她也正在被自己感动,被苍生感动,眼泪就在眼眶里打着转,却始终没有流下来。
“那一年,我们去白内障复明扶贫,蒙古包里的一对母子,母亲八十多了,四十年前就因白内障双目失明,平时到帐篷外上厕所,儿子就在厕所门前立一根柱,用一根绳子牵到帐篷里,天天如此,母亲就这么摸索了半辈子。那天做完手术,黝黑面庞的儿子跪倒在母亲面前哭,母亲就捧着儿子的脸说:孩子啊,我能看见你了,你怎么这么老了呢!在场所有人都哭做一团。”
包头朝聚眼科医院的白内障公益复明手术,从1998年起持续了20年,她接棒以来,更是不辱使命,带着队伍,下到最远的草原,与牧民住在一起,吃在一处,甚至长达一个月。“去年做了1500例手术。这是朝聚的传统,我的师父小利院长当年就带着我们到处下乡,开着车,扛着所有设备,不知救了多少人。她对穷人特别好,见不得他们受罪,有个乞丐没做手术就跑了,一打听,要饭去了,她赶紧让我们给他准备吃的,把他找回来做手术,还塞给他钱。”
她受师父的影响很深,手术的技巧风格,待人接物的方式,甚至在手术台上的“唠嗑”。唠什么呢,家里的羊下崽子了吗,今年又买了几匹马,姑娘姑爷对你孝不孝顺啊——就这些家长里短,躺在身下的病人毫不紧张,聊的兴起,手术已经做完,“下来吧,大爷!”她说,这一点也是学的师父。
作为屈光中心白内障领头雁,这些年她带出了一支好队伍。人人争先,个个奋勇,“病人实在太多。上午下午是门诊,中午晚上是手术,别人下班了,我们手术开始了。”在业务领域,白内障的手术量一年超过5000例,几乎占到包头市70%。并且,手术已开始在中高端手术领域发力。
“蔡司三焦点作为新技术,也是最新引入的一体化治疗白内障和老花眼的手术方法,并实现远、中、近三个距离的视觉感受,给内蒙带去国际化的诊疗技术。”
她的老家在离包头100公里的“塞外粮仓”巴彦淖尔,那里一到八月,田野里开满如海一样的葵花,黄澄澄,金灿灿的,那种景象让她迷恋。但是,毕业后来到包头,她就爱上了这里,这里承载着她所有的梦想。
我察觉到,她有一种朴素的亲和力,使人愿意停下脚步,围在她的身边。而且,她不纠结,永远跑在队伍的前面。她也有委屈,她说,心胸是被委屈撑大的,实在压力大了,就驱车几十公里的城东草原,那里天高地阔,万物涤荡,一望无际。
离开她,从塞北回江南的路上,我听到一首歌,突然就走了神:
我开始怀念鹿城的一切
只因为那里总有温暖的阳光
还有慵懒的空气
那里也有些你听过的故事
那里藏着你的心
如果你能感觉到我们的距离
希望你也能听到
我的声音
……
1— 光明使者
塞北草原上,有一个鹿鸣呦呦的地方,被蒙古人称作“包克图”,也就是如今的鹿城包头。包头又被称作“塞北明珠”。无论是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还是广袤的塞北风光,都令人心驰神往。
2019年3月16日,内蒙古首批“三焦点屈光白内障手术中心”与“三焦点老视矫正手术中心”,在包头朝聚眼科医院正式成立。
朝聚眼科,发源于包头,具有逾三十年发展历史。创始人张朝聚先生,出生于医学世家,人称“张神医”,年过五旬时建立自己的眼科医院,最终发展成为了今日的朝聚。他的一对儿女张小利、张波洲二人,继承副业,后来均成为了内蒙古自治区著名眼科专家。朝聚眼科集团在全国开设了30多家现代化眼科医院和多家眼病研究所,年门诊量百万人次。
对于现任包头朝聚眼科副院长、白内障学科领头人郭雨霞来说,朝聚此次引入国际领先、业界广泛认可的三焦点人工晶体,不仅为包头地区及内蒙古全省中老年群体带来一次性解决老视、白内障等多种眼疾的一体化视觉健康解决方案,也是她的职业生涯的一个新阶段,是朝聚迈出高端精准、国际化诊疗服务的坚实一步。
20多年前,郭雨霞刚到朝聚报道时,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专科生。
出身内蒙巴彦淖尔盟的她,从小就跟着父母种葵花、种玉米,后来考入了通辽民族大学,1998年毕业后进入包头朝聚眼科医院工作,这二十年,她亲眼见证了朝聚的发展史。
“那时朝聚招聘,我和许多同学刚走出校门,如同一张白纸,对于未来是懵懂与模糊的。刚来的时候,医院里只有40多个职工,老院长亲自接待了我们,讲述了很多关于朝聚的历史、朝聚人的精神、朝聚的未来规划。在他的富有感染力的描述中,我们都似乎看到了天边的彩虹。我觉得,能到这里来,是非常幸运的。”
医院的良好氛围点燃了郭雨霞的热情,她对眼科逐渐喜欢起来,她想,自己在做着一件有关于“光”的事,是“格日乐”,是美好的事。
事实上,郭雨霞在张小利院长的悉心传授下,获得了极快的成长。
张小利,朝聚眼科集团创始人张朝聚的女儿,国内知名的白内障专家,也是内蒙古最早开始做白内障超声乳化的医生之一。她在青少年时代受父亲的影响,从医学院毕业后,全身心投入眼科专业,之后曾多次到全国著名的眼科医院学习进修,到国外参加各种眼科学术会议,在眼科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郭雨霞从她的助手做起,十年间经历过了数不清的病人。
“一直以来,内蒙地区对于白内障的认识并不足,很多患者出现视力模糊时并未重视,忍一忍或点几滴眼药水应付,结果症状越来越严重,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更有甚者,过了几十年盲人的生活,都不知道白内障致盲是可以治愈的。所以,从白内障的诊断,治疗,再到预防,都需要长期的、大面积的科普。对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居民来说,接触到这方面知识的机会很少。所以,那时接触到的病人,大部分是完全失明的。”郭雨霞说。
从1996年起,朝聚眼科医院集团专家团队,就开始了规模性的白内障免费复明行动。张小利院长带领着团队,深入了内蒙古区内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乌兰浩特、乌兰察布、呼伦贝尔等地的各大乡镇苏木、牧区,20多年来为三万多的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了手术。
郭雨霞记得,有一位年迈的女病人,是二连浩特的一位牧民,已经八十多岁了,中年时因为白内障致盲,已经四十多年没有见到过儿子的模样了。平时一个人在家中,生活起居全靠双手摸索。后来在一次下乡白内障扶贫活动中,郭雨霞一行人为她进行了手术。
等到老人重见光明,久久地看着自己面前的儿子,摸着儿子的脸说:“你怎么变得这么老了……”在场的所有人都泪目了。很多感人至深的场景,令郭雨霞至今无法忘怀,也激励着她奋勇向前。
“当病人又见光明,总是激动难抑,有人甚至要蹦起来。从丧失了生活勇气到重新回到生活轨道,换了一个人似的,这个时候,医生的幸福指数和成就感最强,觉得自己挺棒的。不过,我总是想,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帮助到更多的人。”
2008年,郭雨霞被任命为白内障科主任,秉承着朝聚人的精神,为众多眼病患者送去希望。
2— 科技与人文
专业技术方面成长的同时,郭雨霞对于医学人文的理解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对医学人文的提升是一个过程。可能认为,病人仅仅是一个病人,只要解决复明的问题——把白内障治好就行了。现在却要考虑视觉质量——不仅治病还要治心,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了解患者的社会背景,经济条件,心理状态等,都为现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郭雨霞解释说,仅仅判断病人是不是一个白内障患者,那是不够的。作为医生,要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尤其是用眼习惯,生活环境,是否有合并其他眼病等,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手术方案,所以,她在手术之前,要与病人聊很久。
一台普通的白内障手术,通常用不了10分钟就能结束。郭雨霞记得,张小利院长以前做手术,一边做,一边用地道的本地话与病人聊家常:孩子几岁,学习成绩怎么样,家里的骡马牲口如何,躺在手术台上的病人放松了,不再紧张,经常是正在聊得兴起,手术就已经结束。在这一点上,郭雨霞深受老师的影响,她会选择手术时放一些舒缓的轻音乐,轻声细语地聊天,不知不觉中,手术就做完了。
医生人文关怀的进步,背后也是科技的进步。
因为手术方式、手术器械的更新换代,以往术后的大切口、长恢复期现在再也见不到,一般的白内障患者,上午做检查,中午手术,下午就可以出院了。尤其是2017年起,包头朝聚眼科医院成立了“屈光中心”,分为老视中心,高度近视眼科,激光治疗科等科室,针对无法做角膜手术解决近视或远视的病人,开展三焦晶体手术。
国际知名光学企业卡尔蔡司公司,在2012年诞生第一枚具有中距离视力、实现远中近全程视力的三焦点人工晶体,2015年被引入中国,如今,中国区是蔡司集团最富活力的增长市场之一。
三焦点人工晶体把人眼看远、看中间距离以及看近的三个焦点都设计在一个人工晶体里面,用这样的人工晶体置换人自己的晶体,不但可以恢复晶体的透明性,还可以模拟人眼的变焦能力,让人重新同步拥有远中近的三种视力,恢复到接近年轻时的优质视觉感受。
朝聚眼科医院集团2017年开始同蔡司集团合作,开展三焦晶体手术,满足了更多的高端白内障群体的需求。此次,内蒙古首批成立的“三焦点屈光白内障手术中心”与“三焦点老视矫正手术中心”,正是双方的进一步合作。
除此以外,朝聚多年来深耕眼科领域,在各个学科的人才梯队建设十分健全。除了白内障手术,还有眼底专业,青光眼科,眼整形美容等,在区内都是优势所在。多年朝聚的口碑已经深入人心,病人量每年呈稳固的上升状态。
“慢工出细活,我们选择一个技术就会钻研一个技术,此次三焦点两个中心的落户,也充分展示了我们希望为患者提供更高端、更精准、更严谨的眼部健康解决方案的决心。目前,该技术已经在我院应用近百例,患者满意度持续走高。而由于眼科诊疗相对复杂,中心成立后,我们也将制定一整套流程进行控制,从术前检查、护理、化验到手术,360°确保医疗质量、服务水平。”郭雨霞如此表示。
口述实录
唐晔
郭院长,您现在是包头朝聚白内障学科的领头雁,张小利院长是您的授业恩师,您谈谈这位老师?
郭雨霞
谢谢。小利院长是影响我最深的。我总是记得这样的画面,我们下乡白内障扶贫时,她跟大家吃一样的饭,住一样的房间,有时候床铺不够了,我们一起打地铺。有一回,她带我们去偏远的的国贫县——固阳县扶贫,山路不好开车,她跟我们一起扛着所有的设备上山。在那里遇到了一个病人,一名乞丐,做手术时人不见了,说是乞讨去了。这事被小利院长知道了,她心里不忍,就让我们天天给他准备饭,还掏出钱来给他。她对所有的穷人都特别好,不光手术不收费,还倒贴钱,这种事太多了。她是我们的榜样,激励着我们一代一代的人。
唐晔
您觉得,一个好医生和一位好的管理者都要具备什么素养?
郭雨霞
作为一个医生,医德是首先应该具备的。而作为一个管理者,要有带团队的能力。那就不是像当医生那么简单了——团队里各色人等,性格各异,能力参差不齐,如何把每个人的激情和激发出来,是很难的。我擅于放大同事的优点,缩小缺点,更多的是去包容——其实,每个人都希望别人接受自己的优点。
唐晔
您担任科主任这10年来,病人量越来越多,是怎么积累起来的?
郭雨霞
除了多年来良好的口碑和一些必要的营销宣传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白内障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老年病都年轻化了。发病率在那里,人口在那里,口碑也在那里,大家说“看眼病去朝聚”,所以,病人量越来越多了。
唐晔
这么多年,有没有让您印象很深的病人?
郭雨霞
太多了。有个老爷子来我们医院做白内障手术。他视力很差,生活已经不能自理了,说话跟吃了枪药似的,看谁都不顺眼,经常摔盆摔碗。因为他的脾气特别暴躁,当时大夫护士都吓到了,没有人敢跟他说话。等做完白内障手术以后,老爷子就仿佛换了一个人,特别开朗随和,还请我们的护士吃水果。家属特别特别感激——手术让父亲脱胎换骨。后来我们跟老爷子成了好朋友,每年春节都会发问候短信。
再拿三焦点晶体手术来说,我们有白内障病人,生活质量很差,去超市买菜,总觉得那些菜灰蒙蒙的,好像都是不新鲜的,一赌气不买了,手术过程仅仅几分钟就结束,视力恢复到1.0左右,好像重新恢复了青春,看什么都是那么有神。她在手术之前对于要在眼内放置人工晶体感到担心,但是现在非常感激我们,感恩朝聚眼科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
其实,让病人从失明,生活质量低,到复明,视觉质量一下子有了巨大的提升,不亚于挽救了病人的人生,很多病人的感觉也正是这样——给了光明,就像是给了第二次生命。我们一直在守护着的,就是光明。
唐晔
在这些年里,您自己有没有镀金、学习的机会?
郭雨霞
每年的全国白内障年会我肯定要去参加,各种白内障的学习班我也都要去学。我有现在的能力离不开很多老师的支持——北京301医院,同仁医院,天津眼科医院等白内障领域的大咖们,都来给我们讲过课。我们集团也成立了疑难眼病会诊中心,汇集了朝聚眼科的专家。有了疑难问题的时候,大家都可以一起讨论。
唐晔
很多眼科医生说,他们见到最大的遗憾是,病人明明是可以早治的,由于贫穷或者缺乏常识,拖到回天乏术,您有这样的遗憾吗?
郭雨霞
这种例子太多了,昨天就有一个病人,80多岁了,一目已经失明,另一目患有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我特别想给他做手术,但已经丧失了手术机会了——他仅有的那只眼睛,眼压很高,手术条件特别差。他是一个普通的退休职工,经济条件不好,总认为自己活不了几年,不用受这个罪,也不用花这个钱,所以一直拖着不治,结果什么机会都没了。病人很沮丧,我心里也很难受——病人是上了手术台,扩瞳后才发现无法治疗的。目前医学上还有很多无法解决的疾病,医生毕竟不是神。
唐晔
有遇到不理解的病人吗?
郭雨霞
那当然。但作为一个成年人,这是你应该能去接受的,不可能所有事情都让你满意。我有时候太委屈了也会发牢骚,但是遇到事情总得往前走,往前看。工作也是一样,犯了错了,该罚就罚,该批就批,总结一下经验,不要老纠结于此——明天还有那么多活等着你去干,千万不要因为情绪影响明天的事,陷入一个恶性的循环。
唐晔
您能介绍一下白内障与“三焦点晶体手术”吗?
郭雨霞
白内障本是一个老年性眼病,但现在很多患者40-50岁就得了老年性白内障,这其中还有很多合并近视、远视、散光等其他眼疾。早期的白内障可以使用药物,而后期的白内障患者,有视力明显下降的症状,要想彻底治疗白内障,手术治疗是唯一的有效方法,藉由植入人工晶体来替换掉原本混浊的晶体。目前先进的手术形式为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的植入。人工晶体有很多种,三焦点人工晶体,看近的、看中的、看远的三焦设计,全程视力效果相当完善,可以真正达到脱镜,是目前针对老视白内障的最佳选择。我们很多患者为老视加上白内障,做了这个手术后,一周后双眼视力1.0,尤其近距离视力得到非常大的改善。
现在的白内障已经不再仅仅是复明手术,更多年纪不大的患者,需要好的视觉质量,同时解决老视、远视、散光,植入晶体不光解决白内障,也要改善视觉质量。一般术后就可以提高80%-90%的视力,一两天后就能到100%,不需要住院。但是这种功能型的人工晶体的植入,病人手术前的预测,手术方案的制定,人工晶体的设计都是很关键的。术前充分了解患者平时的生活习惯和需求非常重要,这样有助于筛选最合适的病人,给患者一个合理的预期,也会方便后续的沟通。
当然,患者需要具备相当严格的条件才能够做三焦点人工晶体手术,不是所有白内障患者都可以使用,有些散光比较严重的患者,只能使用散光型的人工晶体。
唐晔
手术的恢复期一般多少时间?
郭雨霞
上午办手续,中午手术,下午就可以离开医院,术后休息三到五天,就可以上班了。只要按着医生的嘱咐,按时用眼药水,按时随访检查,没什么问题。
唐晔
您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事情?
郭雨霞
首先,特别想把包头医院整体业务在行业里拔高。每个专业都像白内障专业这样,有独具优势的那一面。我们现在几个专业包头——眼底病专业、青光眼专业、激光治疗近视专业、角膜泪道专业、中医眼科专业、眼眶病整形美容专业等在整个地区都具有极好的口碑。
除了整体业务提升,还有公益事业,朝聚眼科医院一直在继续做公益,所有这些收获都是来自于病人的,取之于民,反馈于民。内蒙朝聚的几家医院,每一年都要做几千台公益手术。
患者说
三焦点人工晶体受益者病例(男):
2018年10月16日,因老年性白内障住院,右眼0.5、左眼0.4,在包头朝聚眼科医院实施超乳联合三焦点人工晶体手术,是郭院长做的手术。术后双眼1.0。原本戴着眼镜,做了手术以后不用戴眼镜了,眼睛没有任何不适。
三焦点人工晶体受益者病例(男):
我今年53岁,于2019年2月22日被诊断出左眼老年性白内障,左眼模糊一片,看不清楚,当时的视力为0.4,右眼视力好一点。在包头朝聚眼科医院做了手术后,左眼比右眼视力还要好,非常高兴,没想到会变得这么好,对生活有很大的改善。并且手术过程仅10几分钟。
采访/唐晔 编辑/文刃
晔问仁医已入驻知乎专栏、今日头条、腾讯媒体开放平台,欢迎前往订阅。
如有相关问题需要提问此医生,
或有感而发,
请在文章最下方评论区留言;
您身边若有工作在三甲医院的仁心医生,欢迎提供线索或者直接引荐。
版权声明:
本文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晔问仁医]后台留言;
授权使用请注明:“来源[晔问仁医]及作者”。
晔问仁医 |真实,真切,真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