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目标”(含学段要求)及本次所研读任务群的教学的学习心得和疑惑。
(一)学段要求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请看下表
总目标学段要求(第一学段)
认识和书写常用汉字,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尝试阅读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学会倾听与表达,初步学会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根据需要,用书面语言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有表达交流的自信心。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影视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他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4.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
观察大自然,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积累活动体验。结合语文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
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
从上表可以看出,课程目标与学段要求是一一对应的。学段要求是达到这个目标的具体课程内容,以及学习路径的指导。比如,目标中的“认识和书写常用汉字”,如何实现?学段要求里就有具体的课程内容,即“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怎么认?“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这就是认字的学习路径。怎么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这就是写字的方法指导。
所以,我们一线教师就要仔细研读学段要求,明确具体的课程内容,以及学习路径。并思考如何将这些课程内容,借助教材转化为教学内容,最终实现课程目标。
(二)“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又是对学段要求中“识字与写字”“梳理与探究”的具体化。请看下表
学段要求(第一学段)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一学段)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
(1)认识有关人的身体与行为、天地四方、自然万物等方面的常用字;认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常用字;学习书写笔画简单的字,初步体会汉字结构的主要特点。
(2)先认先写基本字,学习部首检字法,尝试发现汉字的一些规律,初步学习分类整理课内外认识的字;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发展独立识字能力。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认读拼音字母,拼读音节,认识声调,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习音序检字法;在日常交际情境中学习汉语拼音和普通话。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诵读、记录课内外学到的成语、谚语、格言警句、儿歌、短小的古诗等,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成自主积累的习惯。
从这个表中也可以看出,这两部分内容也是高度相关的。所不同的是“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又更具体地提出了“识字与写字”,以及“积累梳理”的方法。如“在日常交际情境中学习汉语拼音和普通话。”“在生活中主动识字。”“诵读、记录课内外学到的……”等。
二、二上第一单元《找春天》,在语言文字积累学习方面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1.]教学目标:
(1)认识“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10个生字。
(2)通过“形声字”归类,“字理识字”“随文识字”等方法快速梳理、认识这些汉字。
(3)观察生字结构特点,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这10个汉字。
2. 教学内容。《找春天》这篇课文及所有生字词。
三、二上第一单元《找春天》就语言文字积累和梳理学习任务的教学活动。
任务一:把课文读通、读顺(课文是具体汉字的承载,有具体语境的课文容易让学生识记汉字,所以,要遵循由课文——词语——汉字的识字路径)
1.教师范读,学生听。
2.学生自主读后,指名读。
3. 针对学生难读的句子,教师教读。如第三自然段,第四——七自然段,这些排比、疑问的句子要读好读气语调。
4.学生再次同桌互读、互教。
任务二:随文识字
1.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请画出表达“我们几个孩子”动作的词,指名说教师板书(脱掉、冲出、奔向、寻找),细细读读这些词,你认为他们的心情怎样?(非常地激动、兴奋、迫不及待)试着读出这种心情,注意这些圈起来的词。再认读生字“脱、袄、寻”。
2.我们在哪里找到了春天?读第四至七自然段。指名回答(探出头的小草、早开的野花、吐出嫩芽的树木、解冻的小溪),趁机引出生字:探、嫩、符、解。进一步让学生观察,为什么“探”字是提手旁?形近字有哪个(深),怎么区别?(探索用手、水的深浅)思考“符”字有什么特点?知道为什么是竹子头吗?(本意是指古代朝廷封爵、置官、派遣使节或调兵遣将时所用的凭证。这种凭证一开始是用竹子做的)下面的读音与这个字的读音相近,所以这是个形声字。“解”本意指用刀解剖开牛的角。所以由这三个字组合成。
3.探出头的小草、早开的野花、吐出嫩芽的树木、解冻的小溪”都很不容易发现,所以作者说春天像什么?读第三自然段。引出词语“害羞、姑娘、遮遮掩掩”。再引出字“羞”的字理:甲骨文里指一只手拿着羊肉,表示进献食物,现在演化为了上面是一个变形的“羊”,下面的“丑”就是那只“手”。观察“姑娘”“遮掩”有什么特点?(形声字)。
4. ]再指名读最后一段,引出生字“触、杜、鹃”,“触”指虫子的角。“杜鹃”出示这种鸟的图片,认识它。“鹃”有哪些形近字、音近字?(捐、娟)怎么区别?与意思有关。
任务三:集中分类整理
1.再读这些生字,你觉得可以怎样分类识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翘舌音)
任务四:书写十个生字
1.观察这些生字,可以怎样分类?(左右结构的字:冲、姑、娘、仔、吐、柳、桃;上下结构的字:寻、荡、杏)
2. 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什么:要注意都是左窄右宽。
3.要注意关键笔画的突出、穿插。有哪些呢?如“冲”字的竖,“寻”字的那一长横,“荡”的草字头要盖住下面的“汤”等。
4.给这些生字组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