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963689/e409c0edc6e2d824.jpg)
作为一个爱看历史书,也了解一点科学知识的现代人,我知道基因测序,知道人类大迁徙路线图,知道各种文化交流对各民族文化发展的交互作用,所以我知道神话传说基本上就是人类各民族初创或幼稚时期的幻想,并非真的史实。但是,神话传说是一个民族文化产生的渊源。各民族的先祖们在面对宇宙天地及大自然种种现象的困惑时,用想象的神话故事构建起自己的宇宙观和认识论,进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宗教乃至政治理念,所以神话传说对一个民族的生活行为、节日习俗、文学艺术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我们中国人谈起我们悠久的历史时,张口都是“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这就是我们的神话传说对我们文化生活的影响。
我国远古的神话传说也是瑰丽多彩,丰富壮观的,其想象力之奇特之大胆丝毫不输于希伯来的《创世记》和希腊罗马的神话传说。但是我们的神话传说凌乱、破碎、不系统,甚至有不少自相矛盾逻辑不通的地方。比如:伏羲、黄帝,一会儿说是神,一会儿又变成了人。有说黄帝分封了东西南北四方天帝,自己是中央天帝。那黄帝自然是最高的神了,但又说黄帝修炼得道,骑龙升天。又如:说黄帝把天帝之位交给颛顼,颛顼断天地之通,天帝肯定是颛顼了。但后羿射日又说,尧时十日并出,天帝帝俊生了10个太阳儿子,那么帝俊什么时候接替了颛顼成了天帝?同样说月亮也是帝俊的12个月亮女儿按月轮流出巡,那么嫦娥奔月是到天帝公主的肚子里吗?而且帝俊的女儿们是按月轮流出行,那么嫦娥是不是得在12个月亮公主的肚子里换来换去?还有:有说帝喾、帝舜和帝俊是一个人,这更令人崩溃。帝喾大妻生了周民族的先祖后稷,二妻生了商民族的祖先契,三妻生了尧帝;尧帝又是舜帝的岳父,并将帝位禅让给舜,这不乱了辈分了吗?而帝俊是生了10个太阳儿子12个月亮女儿的天帝,尧又让后羿射杀帝俊的9个太阳儿子,更无法讲通。所以,我有梳理中国神话的念头。
最初产生这样念头是在十几年前,我当时调外地工作,由于我不爱喝酒应酬(我的工作也不需要),我就在工作之余学习古典文学。我当时尤爱《楚辞》,仅《天问》就用了半年的时间,看了许多书籍和有关资料,其中对袁珂的《中国神话传说》看的最细,袁先生说他的这本书也是受屈原的这首奇诗《天问》的启发而写作的,袁先生对中国古籍中有关远古神话传说部分资料的收集可以说是最全最细的。我当时就觉得中国神话传说资料有点乱,有整理的必要,我在对屈原《天问》的翻译和注释时,就按郭沫若的“错简说”进行了段落次序上的调整,也算是我对中国神话传说的第一次整理。后来也想对神话传说进行一次专门的系统的整理,至今年终于下定决心初步完成了这一计划。
对于这次《中国神话史诗》的写作,有几点需要说明:
首先,我对神话传说的整理并非囊括所有的神话传说。比如对精卫填海、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牛郎织女等则未包括。我只对主线即与天帝有关的神话故事进行了串连,将它们前后顺序逻辑化合理化,让主要神话故事形成一个前后联系,合情合理的一个整体。而其他神话故事有些已很完美,如牛郎织女,只是嵌入哪个时段就可以了。
其次,我不改变古籍神话传说故事的梗概,只是在具体情节细节上加以合理推测和想象,使其更合理更丰满一点。神话就是充满想象力的幻想,所以对黄帝(含)之前的大神我都摒弃某某氏所生的说法,视其为天外来客,即宇宙中产生的大神,至于后来的种种奇人怪兽,我都认为是这些大神像女娲造人一样进行的造物试验,所以我添加了《诸神世纪》,为后来的神话传说埋下合理的伏笔。再如有传说说少昊是金星之子,但又说少昊是颛顼的叔父,颛顼又是黄帝的曾孙,所以我就视少昊为黄帝之孙。有典籍说帝喾是黄帝曾孙,又有典籍说帝喾、帝俊和帝舜为一人,那么我就视帝喾、帝俊都为黄帝的曾孙,帝舜作为尧舜禹之一,按一般的说法为人间帝王。我将帝喾与帝俊视为两人,帝喾突出其开创人间民族(商周)的先祖,帝俊突出其生10个太阳12个月亮的天帝身份,并为帝俊接替颛顼任天帝想象了情节,而且把少昊在东方归墟创立的鸟国和帝俊是东方鸟国的天子进行了衔接,这样整个神话故事就系统完整了。
其三,我接受希腊罗马神话的观念,即天神也不是没有缺点,天神也有人性的一面。所以我笔下的天帝也非尽善尽美,反抗天帝的天神们比如蚩尤、刑天、共工,也不是十恶不赦,甚至他们也有正义或可以理解的一面。而对鲧和大羿,我是把他们视为东方的普罗米修斯,是带着敬仰的感情而刻画的,尽管他们自身也不那么完美,但他们是我心中英雄情结的寄托。同样对嫦娥,我也是把她作为有血有肉有点虚荣自私的小女人的形象而刻画的,我既不愿美化她而说她独吞灵药是逢蒙所逼,也不愿让她最后变成癞蛤蟆(蟾蜍)。对洛神、河伯,我同样以此观点处理。
最后,本组作品虽然采用了分行格式,但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诗。主要是考虑国外或我们有些少数民族,均是采用史诗方式讲述他们最初的历史或传说,而我们还没有人采取这一方式,我就追求新颖做一尝试,其实就是分行叙事。在韵脚上我尽量押韵,但不会为了追求押韵而影响表达,所以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诗,只是追求形式上的变化而已。
不管好坏,我总算完成了一桩心愿!
独孤行写于二〇二一年七月十五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