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2356字,阅读需4分钟
前几天写了吐槽非京籍偏见的文章,本来我想就此歇歇,别弄得我跟非京籍过不去一样,结果非有上门找碴的。我也不想写的太情绪话,就当是开诚布公地聊一聊我的看法吧,供大家参考。
比如有一位非京籍的网民就贴出了自己的例子: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结果因为房东把那个房子的上学指标留给了自家孩子,所以这位非京籍的孩子没法在上学了,这就是对外地人不公平,是欺负外地人。
我后台回复他:首先你和房东都没有能力改变政策,如果政策限制这个房子只能有一个学籍,而你的孩子占据了这个学籍,那么房东的孩子就得辍学;相反现在房东的孩子占据了这个学籍,那你的孩子还能回户籍所在地上学,请问怎样算公平?
我个人感觉,可能有些非京籍人士对于现行的教育制度不太了解,那么我来给普及一下常识。
首先,国家的义务教育不是从来就有的。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宗教领袖马丁·路德是最早提出义务教育概念的人。改革胜利后,为使人们都有学习《圣经》的能力,路德颁布了义务教育法。1619年,德国魏玛公国公布的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的子女入学,这是最早的义务教育。在1763年到1819年,德国基本完善了义务教育法规。
而在中国古代,虽然说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但实际上教育是个奢侈品,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候人连一天两顿饭都吃不上,还读哪门子书?
到了清末,朝廷上有识之士发现别的强国都有义务教育,也建言设立。于是在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旧称“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的并在全国推行过的学校教育体系。之后到1911年,清政府学部派人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央教育会议,会议议决了《试办义务教育章程案》等文件。本案明确规定以四年为义务教育期,并提出了试办义务教育的办法。
不过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离清朝灭亡没几天了,所以这个制度自然也就被搁置了。那之后中国先是军阀混战,之后又有日本人捣乱,然后国共战争,全国范围的义务教育其实并没有真正办起来。不过国民政府也一直推行各种“强迫教育”、“义务教育”、“失学民众补习”等等,落实情况有好有坏。
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的文盲率是80%,小学入学率是20%,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人不识字的缘故。
这之后当然要大规模办教育了,这一点现在中国政府真的没闲着,但是这就涉及具体怎么办的问题了。
首先的问题当然是钱,没钱你哪来学校,老师喝西北风啊?那么钱就得政府拨款。当时有个说法叫“穷国办大教育”,怎么办?各地地方政府自己筹措呗,到1985年之前,各地政府都是教育经费的主要筹措者。
而在1985年以后,实行了以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收取学费和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收取杂费、发展校办产业、支持集资办学和捐资助学、建立教育基金(简称为“财”、“税”、“费”、“产”、社”、基”)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方式。这个方式虽然在1992年之后有所改革,比如取消了一些收费,但政府掏银子的主要思路是没有变化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政府出钱怎么个出法?出多少?大家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就明白,首先那时候政府也没钱,不像后来卖地有银子,当时别说不让卖,卖也卖不出多少钱来,那么肯定就要省着花。
按理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可是你总得给我报个账,告诉我怎么花这个钱吧?各种力量博弈之下,按户籍拨教育经费就成为唯一合理的。孩子多,你给少了不行,孩子少,我要多了不给,这就是一种平衡。
假如不按户籍摊经费,那就是你想给多少给多少,这备不住就不给了。如果对政治经济学有点了解的应该知道,依照行政机构的效率,经费不足是一定的,也就是各地的教育水平休想像现在这样。
实际上,按户籍上学等于是给各个地方政府划定了责任田,你们省有这么多孩子,你就得想辙给弄多少经费,少了就是你政府失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就要着急上火。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按户籍上学这个制度,现在很多人才没变成文盲。否则,别说你们家孩子想在北京上学,你能不能从你们县出来都难说了,你都不识字还能回帖骂街么?呵呵。
现在您觉得不想让孩子在老家上学,想让孩子到北京上学,行不行?
咱们弄清一件事,北京可从来没说过不让外地孩子来上学,只不过有个甄别。
为什么要甄别呢?很简单,还是因为按户籍入学的基本制度没改变。北京的教育经费也是按照有多少孩子拨多少钱来的,拨了胡花或者花不了,明年这经费就得减了。
这种情况下,北京的学校吸纳非京籍人士的孩子入学,一个两个没问题,十个八个也可以,成百上千就吃不消了。
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教育移民,明明家里没人在北京工作生活,非把孩子送北京上学来。
用侯宝林大师的话说:一个人端碗面进后台可以,一帮人都端碗面想进后台,那就进不去了。
说到这里,可能又牵涉一个骨灰级谣言:全国财政养活北京。
用现在流行的说法,那应该叫全国财政养活首都,而不是养活北京。
首都,就都是各级中央机构,国务院、各部委之类的,那些中央机构的人员确实是全国财政养活。
但像是我这样的,就是纯粹北京老百姓,我倒想吃全国财政呢,人家也得给啊,踏踏实实打工挣钱,这钱里肯定没有一分是财政的。
当然了,北京有些设施是中央出钱修的,但是咱们搞清楚,但凡中央出钱修的建筑和设施,要不就是全国人都能随便进,要不就是全国人都不能随便进。
比如人民大会堂,修的是漂亮,哪个北京老百姓能随便进去?还不是各地人大代表开会才能进去;比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那就是全国老百姓都能进,谁管您要五证了?
还是说回北京教育问题,既然经费总量有限,也不是不能让非京籍入学,但是得判断一下您是不是长期在北京工作生活,其次您所在区域有没有富余的教育资源可以提供给您。
前者,没办法,只能看五证了,您得证明自己不是教育移民,这事儿只能怪那些浑水摸鱼当教育移民的;
后者,那就只能按照本地户籍人口来计算了,因为经费就是按户籍人口给拨的,这也是为什么会有“X年一房一学籍”的这种规定。
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北京的创造发明,很多省在对待外省生源时都有类似规定,有的地方是要社保证明,有的地方是要多收钱,尤其是“X年一房一学籍”的规定,在南方很多地方都有了,这谈不上有什么不公平的。
嫌不公平的,您现把您老家的政策改公平了再来聊。
有人说了,这不合理啊,你看人家发达国家都是就近入学啊。
这个我查了一下,确实有一些国家是就近入学,比如我一个澳洲的朋友就跟我说,澳洲人没有学区房概念,想去哪里上学就去学校交钱报名就行了。
但是这都是有前提的,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却是发达国家,里外里就没有多少人,能有多少小孩?现在澳洲人还大量从中国领养小孩过去呢。
而即便是发达国家,也不是没有限制。比如美国蒙哥马利郡法律规定,年龄达到5岁但未超过21岁者,都有资格进入公立中小学及幼儿园上学,但必须提供本地居住证明。
当然了,人家这个居住证明很好提供,学生、学生家长或监管人可以出示各种有本地地址的居住证明。不过这也说明了人家也没到来人就收的地步。
北京再富裕,还是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前边提到的蒙哥马利郡家庭平均收入是美国前10名,北京人这收入跟美国人比就只能呵呵了。
一句话:人家能放宽入学标准,都有客观条件做基础,北京没这条件。
所以我一直说:北京的政策不是我或那个北京普通老百姓制定的,而是各种力量博弈所形成的一种平衡,我反正是没有能力打破这种平衡,非京籍们打不破,跑来骂街,也无非就是欺负普通老百姓而已,有那功夫还不如想想怎么督促自己本省政府发展经济、提升教育水平,这样或许你们就不用来北京这么辛苦了。
那么有些非京籍人士说了,我现在就是不符合条件,可是我就想让孩子在北京上学,有没有办法呢?我觉得有四条路可走。
第一条:您家孩子如果能等,等中国成了发达国家,北京比什么蒙哥马利郡还富,说不定到时候会吸引全世界的儿童来上学,那时候您家孩子要还是儿童,就没问题了;
第二条:找你们省教育部门,让他们把按户籍给你们预备的教育资源都变现,然后在北京买房子办学校(注意是买,租也可以,白给没戏),这样哪个省的孩子在哪个省办的学校上学,当然这也得北京市政府同意,非法办学不行;
第三条:公立学校是要求户籍的,私立不用,您有钱把孩子送私立学校,没人拦着您;
第四条:****让孩子回老家上学,您要舍得就让孩子当留守儿童(我就当过,没想的那么可怕),您要不舍得索性就离开北京,应该没有人限制您。
祝您跟您的孩子幸福。
****作者:梁千里****
原创文章转载需获授权并注明出处
请在后台留言联系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