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最近一到晚上洗澡,就发牢骚:“又要洗头发,真烦!”我打趣她,“搞卫生烦,吃饭饭,洗头烦,要是生活只需要睡觉和工作就好了。”妈妈就笑,也点头称是。
可能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这种情绪,一些生活中必须完成的琐事,似乎是不必要的累赘。当你满心想的是工作,却要洗衣服,就觉得洗衣服烦;当你在打游戏,却被喊去吃饭,就觉得吃饭很烦;当你在认真读一本有趣的书,却到了睡觉时间,甚至觉得人为什么要睡觉呢?尤其做父母的要辅导孩子功课,非常容易发火,实际上就是觉得太烦人了,孩子怎么还不会?或者孩子怎么就不能让我省点心?
我也一度觉得李小荳的长头发很费事,每次洗澡她不愿意站着用淋浴,而要用水龙头出水仰头冲,洗完还得帮她擦干吹干,早上上学出门也要按她的想法帮她梳好,无形中就花费了我不少时间。偶然一日,当我的手一度划过她清爽柔滑的发丝,内心突然生出了温柔,感觉这发丝萦绕在手周围,像极了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因为她柔弱,需要母亲的帮助,才会身前身后赖着你、抱着你、不愿意离开你,等到孩子长大,羽翼丰满,一心追逐外面的光,我想碰她头发怕是机会也不多了。
细想来,为什么会因为这些躲不掉的琐事烦呢?因为它们意义不大,既不能增长财富,也不能增长见识,无法提升才干,总之就是缺少功利性的意义。
但设若这些事情真的不存在了?吃饭不必做饭刷碗,每个人回家饿了就上桌吃,吃罢抹嘴走人;衣服换下来自动干净并收纳;也不用为家里除尘;头发不用洗澡不用洗;不用给孩子读书讲故事陪玩耍,更不用辅导作业……那生活的模式会是怎样呢?我们无法从饭菜中感觉到做菜人的爱和心情;少了刷碗这回事,大多数家庭就少了“拉锯扯皮”的乐趣;无法通过衣服上的污渍判断它的主人今天做了什么;无法通过洗头发给头皮做一次温柔的SPA;跟孩子的交流又会发生的很少很少……我们大概会更像一个机器吧,家人的交流会变少,那些锅碗瓢盆叮叮当当、因为家务引发的牢骚热闹,届时都会成为我们怀念的温暖吧?
虽然如今洗碗有洗碗机,扫地有机器人,洗衣有洗衣机,甚至炒菜机也陆续面世,我也很享受这些科技发明带来的便利,但是,生活中的琐事不是这个就是那个,总是没办法完全避免。难道,这些琐事真的没有意义吗?
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回忆里全是琐事,当年他们处于琐事中,估计多少有过麻烦的感觉吧,可多年后,她记得最清楚的,不是一起写了多少著作添了多少名气,反倒是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心中缱绻发酵,暖成一束光照亮先生独身的最后岁月。
木心先生无论经历多少苦难,穿着打扮始终纹丝不乱,并非常讲究。看他的著作,也不乏对生活的点滴的描述,对普通生活的感悟。
人生而平凡,俗务凡事,无须去躲,对于成就人生真正的美好,它们才是中坚力量。如果对待工作、阅读,对待任何一件你觉得重要的事,你打起十二分精神,投入百分百热情,那对于这些琐事,也同样值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