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期的投入、刻意练习就会把大多数人甩下
我认为的落后是在同一件事上投入的时间少、持续做的时间少的人落后于投入的时间多、持续做的时间多的人,刻意练习少的人落后于刻意练习多的人。
举一个例子,我上学时特别喜欢打篮球,但工作几年,很少打球了,但只要和朋友约球,都会去我们打了多年的球场,在那个球场有很多我们熟悉的人,所以每一次去打球都特别舒服。没隔一段时间没有打球,突然来到这个球场打球,就会发现,原本那些打得不好的人因为长期持续的打,就会比我这种不经常打的人打得好,也更投入。
去年开始,突然意识到篮球可能是我这辈子做过最快乐的事,于是疯狂的练习,结果连续打了一个月左右,就发现很多人不如我打的好和投入,因为他们没有比我投入更多的时间,后来刻意练习了运球和投篮,虽然现在没有坚持下来,但我发现因为刻意练习,我比以前运球更稳,投篮更稳定了,所以每次看到别人的投篮姿势,都想告诉他们刻意练习的好处,可是就是没有人去做。
2.人的认知是有限的,提高自己的认知才会知道自己的落后,但要跟自己的过去比,不要陷入焦虑
人们对周遭世界的感知是有局限的,所以处在局限的感知中,人们对于落后的理解很可能是谬误的。
这其实就是一个认知水平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是少有的读书、写作、跑步,并希望自我成长的人,所以我算是比较上进的人。然而,我这几天加入了很多成长社群,在这些社群中,我做的这些事在社群中是绝大多数人都在做的,这是自然而然的事,并且绝大多数都比我优秀和努力,他们的努力和上进是我在日常生活中感知不到的,这对我的有了不一样的认知。我在社群中是属于不那么优秀和努力的人,所以我是相对落后的。
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比自己优秀并且还比自己努力,这的确让我有了危机感,有时候我会感到焦虑,有一种手足无措的情绪。
可是我又意识到这是一种无谓情绪,因为产生这种情绪不仅不会改变现状,而且还会阻碍人的成功。所以,我从做好当下的事情开始,不与别人比较,而是和自己比较,让自己比之前的自己更优秀就好了,绝不能落后于过去的自己。
关于如何做的问题,我现在已经落实到每天的阅读、写作、跑步这些事情上,现在正在慢慢养成习惯,我要做到的只是坚持了。加油!
3.不要对自己过度自信,习惯性低估他人,让自己践行起来体会到长期做好一件事的不易
老师说到我的心窝里了,我总是在评价自己的时候过度自信,而对别人习惯性低估的。
我总是在自己不自律的时侯感到痛苦,而这时我总会安慰自己,你并不会差,因为有时候我比别人自律,于是我就会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可是,当我以低要求生活一段时间后,我会对现状感到不满意,我痛恨自己的不自律,于是为了摆脱不满意,我又会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定下目标,而这时候我会被自己的雄心壮志打动,我会产生一种幻觉,认为自己已经比那些正在努力但没有我的目标远大的人优秀了。然而现实是,我自律不了多长时间,就又过着以前的生活了。我总是习惯性的把目标当成了现实。
而对于别人,我总是习惯性的看不见他们的优点,因为我太自我了。最近加入了一些社群,看到很多优秀的人,我会很焦虑,因为我害怕我的平庸会被淹没,我害怕自己没有人关注,然而,我却很少做利他行为,我想的都是要怎么让别人关注我。这种自私的想法,才是阻碍自己进步的真正原因。
4.不要担心现在不够好,半途而废是落后的原因
不必担心自己现在还不够好,你要做的可能只是保持耐心,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即可。
今天开头不知道写什么,觉得自己写了差不多两个月了,为什么还会这样?对自己很没有信心,觉得我很差劲,想放弃。但是听到老师的这句话,让我还是坚持写了下来,虽然我还是写不好,但是我有想要变得更好的愿望,所以我会继续写下去,总有一天我会实现愿望的。
过去的我总是半途而废的,不论是读书、写作还是在其他的事情上,半途而废就是一个人被其他人甩在后面,落后的原因。
5.做好一件事都是不容易的,想要做好很多事之前,必须先把一件事做得足够好
好高骛远,想做太多事,反而不如只做好一件事。
最近加入了很多优秀的社群,在社群里,我见识到了很多牛人,他们每天都会做很多事,很努力,而且还做得很好。我也想向他们一样做好很多事,可是,当我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列一个清单然后去做时,我才发现自己做不好,当我发现自己做不好时,我就会很焦虑,为了逃避焦虑,我就会变得不自律。
我总认为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可是我常常忽视了那些优秀的做了很多事且做得很好的人,在做到这么多事之前,也是从做好一件件小事开始的,没有人能一开始就同时做好那么多事并能做好的。“我们常常看不到成功背后需要付出的努力”这句话听了很多遍,也用来提醒过自己,可是当自己处在那个情境中的时候,却忘得一干二净,怎么也想不起来,总以为这是提醒别人的话,总以为自己的觉悟高。
该好好反省自己,别总以为听了个道理就跟自己是个海绵似的吸收了不少水分,要挤掉污浊的水,才能吸进干净的水。
6.成长不能操之过急,反复做好一件事,去体会做成一件事的不容易就会保持谦虚
老师说手机的普及扩大了我们的感知范围,这种感知范围的变化对每个人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
第一种人,看到更多优秀的人会激励他们提升自己。
第二种人,看到更多优秀的人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第三种人,看到很多不如你的人会用“比下有余”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差劲。
我自认为我是介于第一种和第二种人之间。最近我看到太多优秀的人了,通过了解他们的故事,我能够比较客观的认知自己,一方面我清楚的知道成功的人背后所需要付出的努力,而我还不够努力,不够自律;另一方面,我希望和他们学习,希望自己能努力的接近他们,和他们成为朋友,所以我要更努力,更自律。
但是努力和自律固然是好的,却不能操之过急。
我加入读书营,总害怕自己是落后的,因为读书营里优秀的人太多,所以我给自己制定了很多目标,然而没执行几天,我就做不下去了,而且原本的习惯都受到了影响。其实原来的计划如果好好执行,我在读书营里也能不出于落后,可是因为想要做太多的事,反而没有一件事能够做好,这就让自己处于落后了。
所以,我要先把一件事做好,才能去想其他的事,有一件事做得足够好了,才能知道做好其他的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就不会定下过高的目标,也能够更谦虚的看待别人的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