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看完了之前心念念的禁片《颐和园》,沉默了许久。应该说什么感受呢?我觉得电影拍得还蛮真实的。正因为真实,正因为明白其涉及的政治背景,那反反复复纠结的爱欲和作,所以竟无话可说。
电影里,余虹因为发现自己太爱周伟而离开他,因为知道周伟不够爱她所以先行说分手,恍惚间,我仿佛看见了大二的自己,因为发现自己对初恋男友的越发迷恋,而他,给的爱远远不够,也是毅然选择了分手。只是我不像余虹那么作,非要互相伤害着离开,一次次证明自己被爱着。也可能是,我那份爱远远不及他们那样炽烈和深刻,没有灵与肉的统一,也就少了深刻。就连放弃,都带着一种成全,而不是决绝地同归于尽。
矫情又清高的人,在爱情里,是怕自己真正爱上一个人的。爱情里失去自我,围绕着某一个人而转,简直是人生大毁灭,地球要爆炸。就算明白自己内心无法把控,也要坚持认为,由衷把爱奉献于一人简直不可饶恕。
看,文青就这么矫情。
旁人清醒的眼光是不懂她们的。被别人懂,也是她们避之唯恐不及的。不是因为装逼,而是明白自己内心的想法有多奇怪,要做的决定有多莫名其妙。
余虹决定落跑。那年的我,也落跑了一次。周伟还爱不爱余虹,不重要。初恋男友还爱不爱我,也不重要。重要的仿佛是那场落跑,完成了自我救赎,获得新生。不被任何人的情绪和举动所支配的新生。
毕了业后,好些人说我是个文青。我内心十分抗拒。这个年代,文青并不是什么好名词。但这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自己内心懂得自己的粗鄙和浅薄,所学所懂远远不及“文青”二字,被冠以“文青”,多尴尬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