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在苏州一个叫大石头巷的地方,一个女婴呱呱落地。也许,在那个年代,女性的出生并不受人待见。但沈家中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大家对这个新家庭成员充满了欢喜之情。
都说环境造就一个人,沈祖薬的家境殷实,再加上家中长辈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因此,年幼的她耳濡目染,接受着文化的熏陶。不仅学过国语、英语、算数等常规课程,还学过山水国画、西洋画、刺绣等,可谓是博学多才。
在沈祖菜的中学时代,她便发表过小说、散文,她的历史小说《辩才禅师》与老舍的名篇《月牙儿》同时发表在《中国新文学大系》上。
1931年,沈祖菜前往南京中央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学习,在这里,她的才华得到了充分地释放。
同年,"九一八"事件爆发。日本侵略者们大步踏进我国山河。沈祖菜挥笔写下了"有斜阳处有春愁。"的词句,斜阳与春愁,便是暗指社会动荡下的混乱景象。这样的诗作,也让沈祖菜获得了"沈斜阳"的美名。之后,沈祖菜开启了自己的写作时光。在1932年到
1949年期间,她前后创作了近五百多首诗词。
其中,沈祖蔡更是喜欢用《浣溪沙》《蝶恋花》等做词牌名,写下了许多词作。除了这些常见的格律诗,沈祖菜还开始尝试各种体裁,她的文字在细腻婉转之中,还带着一丝凝重和深沉。一时间,被文坛界誉为"江南才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