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更温暖更健康——为第十一届高端论坛而写
作者:江南一楼
尊敬的各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教师、专家学者、领导教授,大家好:
很高兴能通过蔡教授搭建的全国新语文教学尖峰论坛这个平台,与大家交流沟通语文教学的思想经验和感悟。
我来自本属于古越核心之地的浙江东阳,东阳是著名的“歌山画水”之地,有“百名博士汇一市,千名教授同故乡”的美誉。除了优秀企业家郭广昌等杰出人士,还有潘建伟这样以研究“量子力学”著名的科学院院士。
浙师大教育学院的蔡伟教授,为了推动新语文教学,在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特别是在他的研究生团队的配合下,已经组织召开了整整十届高端论坛。
我之所以用这个标题,是因为在论坛发言的老师们,都有独立的思考,都有高尚的情怀。
感谢二十多年来一直被我内心当做兄长一样的蔡伟教授,为大家搭建这个尖峰论坛平台,感谢一线专家教授百忙中来参加并发表精彩的演讲。
由于正在参加浙江省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所以匆匆而来,又要匆匆而别。明天一早,就将与各位来自一线的教师专家学者和领导教授告别,有感于论坛的热烈气氛,蔡教授的辛勤付出和大家的积极参与,想到古体七言绝句二首,与大家告别:
(一)
初冬时节情最真,论坛英才堪称神。
夜深犹自忘倦怠,胸怀家国是大仁。
(二)
婺江之畔八咏楼,崔灏李白把诗留。
明月清风常伴随,万里河山觅封侯。
再送赞美我家乡和改革开放政策的七言仿古体诗一首,欢迎大家有机会光临东阳做客:
东阳是个好地方,五大名山透芬芳。
炎黄大禹留遗迹,唐宋诗词韵味长。
百名博士汇一市,千名教授同故乡。
自从改革开放后,神州处处露吉祥。
附作者简介:
江南一楼,微信名。曾用网名“小鱼儿”、“江南书生”、“故乡的那棵树”等。真名楼向东,男,汉族,1970年出生(与研究“量子力学”的科学院东阳籍院士潘建伟先生同年出生),1990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同年参加工作。工作近三十年,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建设人才。
机缘巧合,接触过上至将军、亿万富豪(指身价亿万的企业家)和大学校长,下至普通百姓的芸芸众生。是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坚定拥护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宣传者。
业余时间从事写作和地方文化研究,曾参与创办中华楼氏宗亲联谊会,并参与组织召开了中华楼氏文化研讨会首届和第二届高端论坛,为第三届高端论坛的成功召开奠定了基础。
1992年创立“三都文学社”,2002年接触网络,2005年开始边工作边自费读研,同年在北京朋友帮助下创立网络博客,拟在原“三都文学社”基础上创立“三都文学院”“三都书画院”和“三都大学”,2007年创办“歌山文学社”,并创办主编《歌山文学》,邀请母校浙师大原校长蒋风先生和东阳文联主席等有关领导担任顾问,曾先后得到过原浙江文联主席叶文玲女士、当时的浙江省作协主席黄亚洲先生和当时的金华文联主席王晓明、当时的金华作协主席王槐荣先生等有关领导的关注和题词。2008年后多次发表文章提议有关部门应成立“中国网络大学”,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播。
是语文“四步教学法”和“四字教学法”、“七字教学法”的提出者和创立者。
同时,还是东阳“四大名山”和“五大名山”以及“东阳有大禹陵和萧皇陵遗迹”“东阳属于越国古都”“东阳是唐诗之路的重要环节”等观点的主要提出者和宣传者。
教育教学论文曾获得全国一等奖。撰写的有关教育改革类文章在人民网发表后,曾经引起教育部长和国务院总理的关注。
是东阳市最早使用网络博客和微信公众号、美篇等写文章的老师之一。曾经在新浪网、人民网和东阳教育网等开设“红楼夜话”“今生有约”“三尺讲台”等博客。
曾被评为东阳日报优秀通讯员、东阳市教育系统宣传工作先进个人、东阳市十大创业创新优秀青年。
业余从事文学写作。1996年加入东阳作家协会,2007年加入金华作家协会。著作有被浙江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收藏的诗歌散文集《红楼夜话》和人物传记《大唐才子楼颖传》等。单身,有过短暂婚姻,因理想不同而分手。
喜欢的座右铭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
作者推崇的人物:科学家有牛顿、爱因斯坦、钱学森等,文学家有鲁迅、巴金、老舍等,政治家有孙中山、邓小平、胡锦涛、温家宝等。
作者手机微信号:13605722872江南水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