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想法
那些被宠坏的孩子(文/张淑雪)

那些被宠坏的孩子(文/张淑雪)

作者: 一别如斯2016 | 来源:发表于2019-01-06 08:30 被阅读373次

          从小学习很好,被同学老师喜爱,升入高一级学校发现自己再也拿不到被瞩目的名次;从小被父母宠爱,被兄弟姐妹小朋友谦让,升入新的学校发现自己不再是社交中心,反而感到被孤立;从小只要是自己想要的,都会被即时满足,到了陌生的环境,却没有一个人让着自己……渐渐感觉失落、无聊甚至生气,于是以各种借口不再想上学。像这样的孩子最终因为“适应障碍问题”走进咨询室。

          面对这一类孩子(在这里我们普遍针对因父母溺爱导致孩子适应问题的情况),作为心理辅导老师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去指责父母当初管教孩子方法不当,怕是比较低效的办法,因为父母的内疚无助于问题解决,此时关注于“怎么办”即和孩子建立咨访关系,重新训练并获得人际交往能力,比探索“为什么”更有现实意义。

          所以咨询师和孩子的咨访关系显得特别重要,因为这个关系本身质量的高下,就是孩子重新习得人际交往能力的关键。那么,咨询师可以做哪些具体的事情帮到孩子呢?

    那些被宠坏的孩子(文/张淑雪)

          为更好地解决此类问题,19年首期团体督导我呈报了一个这样的个案,以此为依托,督导小组各位老师从不同视角奉献出特别好的思路,令我有种收获满满的感觉。现将自己在王欣老师聚焦式提问下的反思,以及大家的思路作一整理,以飨同行,亦代督导小结。

          1.首先是看问题的视角。

          作为咨询师,我们是如何看待“被宠坏(或被溺爱的)”的孩子的?他们的确是“被宠坏(或被溺爱的)”但如果我们也能看到,这些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背后,是从来就没有机会学习到体察他人感受,从没人教会ta如何判断他人与自己行为之间的关联,从没机会学习主动与他人建立联结,即他们主动创造和掌握自己的能力被剥夺了,那么你的感受不会是“受宠”,而是对其同情与理解。这一视角的转变,使我们更贴近这些孩子,并看到他们的无助。这也是咨访关系建立的前提。

          2.不评判的态度和不着急的节奏。

          我们需要意识到,那些“被宠坏”的孩子是非常脆弱的,在ta感受到“处处都和小时候不一样了”的过程中,是经历过很多困惑、害怕和不安的。此时重新学习人际规则和交往能力并非易事,如同缩在壳里的蜗牛,当感觉到周围安全的时候,他们探出触角与外界接触,一旦感觉到受伤害,或稍微哪里不对劲,又会缩回去,这个过程常常反反复复。要知道,每个因适应不了学校待在家里的孩子,不管他在玩电脑还是刷手机,ta心里都是纠结的,不好过的。因此,大人要坚信每个孩子内心都想融入伙伴中,一定要有耐心和毅力陪伴ta反复尝试。有这样的认识,在咨询过程中就不会催促,而是拥有一种静等花开的从容与自信。

          3.咨询室里的人际训练。

          训练是咨询的一部分,咨询中能够利用的工具就是咨询师本身,以及良好的咨访关系。关系建立后与来访者一起开启探索之旅。这些探索可以指向外——“你喜欢我们的关系吗”“喜欢哪个部分”“在你的班集体中好的同学关系有什么特点”等等,也可以指向内——透过我们的关系,你看到自己哪些特点?它们是如何影响到你的交往的?

          督导组内一位咨询师提到的角色扮演也是很好的工具,咨询师通过扮演一个想建立交往的人,让来访者看看不同的语言,带给对方不同的感受是什么。例如一个孩子总是惯于用“我才不……呢”,在这样的练习中,我们可以先让ta体验听到对方这么说的时候的感受,然后换做“我选择做……”或“我还没学会……”试试体验有何不同(这里就很像非暴力沟通中,把“不得不”换做“我选择……是因为……”的句式),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学习如何好好说话,有效对话也是一门功课。

          4.资源观视角。

          如果一个孩子完全不会与人互动,ta甚至没办法长大。因此出现适应障碍之前的经验,需要我们去挖掘,例如听来访者讲她的过去,从成长故事中找到可利用的经验。这意味着,让来访者利用自己现有的资源,或在自己基础之上再开发,而非从头学起。

          同时,父母也是可利用的资源,如有的父母事业有成,但教育方法不够恰当。当其孩子来到咨询室,我们可以和父母探讨如何利用他们取得事业成功的一些经验或优秀的品质,帮助孩子建立更好的矫正治疗计划

          5.支持系统的拓展。

          当一个孩子不能去学校,不仅仅是交往能力发展的停滞,还有学业的中断。即使咨询师与家庭合力教会孩子一些技能,ta还是需要回到学校回到ta的班集体“下水游泳”,有很多孩子会因为学习跟不上,自己上课时不能参与讨论,感到与大家格格不入,再次体验被孤立。因此,要帮助到孩子还需要学校系统的支持,如台湾的某些学校设有一些专门针对辍学孩子的“天使小团体”这些团体的成员都是同龄学生,他们会积极主动与复学的孩子建立同伴关系,并帮助他们补习功课,熟悉学校的变化。同时,班主任能够以开班会的形式欢迎并鼓励这些孩子的到来。这些做法对于真正让一个孩子回归都是非常有利的做法。这也让我联想到我校阳光心理协会小社团,这个社团是六中唯一一个心理社团,由一些“小咨询员”组成,对于这个社团功能的开发,通过本次督导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自然,一贯严谨的王欣老师不忘伦理职业规范,专门提到,如果让某个小团体帮助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必须征得这些小成员父母或监护人的同意,还要说明邀请的目的、无伤害性,并且要签约。

          以上是本次督导后的一些思考,同时我个人也感受到,随着时间推移,对于咨询工作的探索,应于一般问题处拓宽拓深思考,而不可一味追求复杂极端个案的挑战(后者有自己的专业虚荣心和浮躁在里面),踏踏实实认真做好职业能力范围内的事,这种态度,也是自我成长的一部分。吾将孜孜以求之。

    那些被宠坏的孩子(文/张淑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被宠坏的孩子(文/张淑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hij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