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人们喜欢谈论新奇有趣的事情。你去了趟迪士尼,简直太好玩了,朋友们也都问你关于迪士尼的相关事宜。可过了两天,大家就不再提及迪士尼了,即使你使劲把话题往迪士尼上面引,他们也爱答不理。他们谈论的是怎么做好吃的馒头。馒头有趣吗?值得一说再说吗?馒头没那么有趣,但馒头很实用,早上起床可以做早餐,饿了可以先垫一下肚子,大人能吃,小孩也能吃。
原来,新奇有趣的产品只能引起临时的口碑宣传。而经常使用的产品越容易引起人们的套路。要让自己的产品和人们经常提及的事物发生练习,比如地沟油、雾霾、育儿、高考等。要知道,一个强有力的诱因比一个抓人眼球的标语更为有效。
据说有一首很不怎么样的单曲《星期五》,它一点儿也不好听,可一到星期五,这首歌的点击量就剧增。原因很明显,诱因的作用。
“即使你是原始人,也可以购买政府雇员保险。”这个广告语很有气势,却没有任何诱因,因此很少被人谈及。
而百威广告把百威啤酒和年轻人爱使用的打招呼用语“wassup”联系起来,风靡了全球。因为年轻人见面喝酒就会说到这句话,说到这句话就会想到百威啤酒。
那么,有效诱因是如何炼成的?
1、多发性
“怕上火喝王老吉”“渴了喝红牛,饿了困了更要喝红牛”,这两条广告都非常成功。每当人们上火,就想到了要喝王老吉;而开长途车或者运动时,就要去买红牛。
2、关联的强度
如果一个产品与太多的事情相连接,就会导致人们记忆得不清晰。脑白金的广告词——“送礼只送脑白金”,多年来始终如一,便是保证了产品与送礼之间的强链接。
而如果你把一个产品与红色链接了起来,可能效果并不好。因为红色可以联想到很多事物:爱情、玫瑰、跑车。
3、诱因发生地与顾客消费行为发生时的联系
防滑垫的广告,渲染了在浴室摔倒的场景,但并不成功。因为人们在洗澡时会想起防滑垫,但到了商店很可能就忘掉了。所以,广告里应该有消费场景,比如商店或者柜台等,让人们把产品和购买场景联系起来。
有了诱因,产品就有了经常被提及的可能。诱因,同样适用于写作。用好诱因,文章的点击量不再是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