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些小笔记

一些小笔记

作者: 陈半仙儿 | 来源:发表于2018-12-27 18:01 被阅读7次

    颜体、欧体来源

    有一个说法,不知正确与否,

    1. 欧体主要源自二王;
    2. 颜体主要源自碑帖(魏碑)。

    即,欧体赵体是二王体系的演变,颜体柳体是碑帖体系的延伸。

    古人练楷书的顺序

    他们是先学习颜体,因为颜体宽博、笔画厚重,可以让初学者练习中锋用笔和占格,加上颜体平正,字体斜势比较少,适合初学者练习。

    但是颜体练习时间长了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容易写的太肥了,臃肿无力。而柳公权的楷书笔画瘦硬,可以解决写颜体出现的太肥的问题,这就是成语颜筋柳骨的由来。

    不过柳体虽然瘦劲,但是他的结构相对于欧体楷书来说并不是那么完美,练习完柳体可以接着学习欧体,解决结构优美的问题。又由于以上三种楷书都是碑刻,稍显呆板,此时可以练习赵孟頫的楷书,融入一些行书的笔意。

    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和性格

    隶书重韵,重的是字与纸的气韵平衡,楷书重型,重的是字本身的形态和结构,行书重意,重的是上下的启承和衔接,草书重势,重的是对偏旁走势和书者状态的意化,所以,不同性格的人就会所长不同,比如那些执有凝神静气阴阳调和思想的人,写隶书就会很和谐,而那些看事情比较有重点,有目标,按流程,卡节点的人,楷书就会很工整,而那些处理事情特别注重起承转合间的关系的,就能写好行书,而如果书者向往内心的自由和逍遥,那草书就能得其意,

    魏碑和唐楷的关系

    魏碑是由鲜卑族进入中原后,学习汉文化,并将汉字用于日常生活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书体。
    魏碑不是鲜卑的发明,是中国文字衍行,是书体变化的趋势。汉字从来都是应用在日常生活的,三代铭文,先秦陶文,不都是文字用于生活的实例吗?
    钟繇的小楷,有着浓重的隶书意味,这是楷书的初级阶段,晋代不崇尚刻碑,但在遗留的残纸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楷书还是有隶书意思的。到了南北朝,刻碑盛行,而刻工大多没有文化(这也是在碑刻中多有错误的原因),为了省事,把许多转折等本来圆转的地方直接用刀切出来,这就是魏碑多方笔的原因。不能认为它是正常的书法形态,那只是把书法进行再加工的产物。
    像魏碑最后的捺多是峻峭的,其实还原到书写状态应该是有隶书的意思在里面的。不过,魏碑不也丰富了我们现在的笔法与形式吗?
    魏晋,到南北朝的碑刻,到隋朝的《龙藏寺碑》,到唐初的欧阳询、虞世南,一直到盛中唐的唐楷极致,之间是有一个清晰的线索的,从历代写经和残纸中会明显地知道楷书发展的脉络,逐渐地从历史的特点里剥离出来。

    关于捻管

    捻管主要从清代开始。清朝乾嘉年间邓石如的出现,提出八字“悬腕双钩,管随指转”的捻管之法。后来邓石如的门生包世臣、张裕钊等人沿袭邓氏学说,都主张书法要转指、捻管的书写。
    包世臣综合黄乙生、王良士、邓石如诸人笔法,皆用捻管之法给学生相授。其门徒在当时可谓是桃李满天下,所以影响巨大。所以转指、捻管的技法就慢慢扩散开来,一直沿袭到了今天。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其实转笔也好、捻管也好,无非是为了调峰,作用就是中锋运笔。
    清代那帮人主张捻管、也在实践着捻管,究其原因,就是清代以后盛行羊毫搭配生宣的书写。羊毫是很软的,加上生宣又很柔弱,这样写字时有很大的缺陷就是笔毫弯下去起不来,转折时不好调锋让笔保持中锋运行。
    而现在使用的狼毫等兼毫笔(包括清以前的笔都偏硬)在转折时只需手腕的转动或靠提按笔毫就会弹起、笔锋也能顺利地转换。也不会绞起来,光凭运腕即能使转自如,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多此一举非要“捻管”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些小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hjd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