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时间线,逐一回忆团建这几天的见闻。
重温《肖申克的救赎》
广州飞曼谷的飞机上,再次重温了这部伟大的电影。至今依旧让我深深震撼的是,Red觉得依靠小锤子600年都挖不完的隧道,Andy花了20年挖通了。在监狱,每个人都需要事情去消磨,三姐妹选择猥亵他人、Red利用自己的交际能力解决狱友物质需求,而Andy用20年时间为自己挖出破局之道。最后爬行通过的几百英尺排便通道,Red说他宁愿退回监狱也不想爬。平凡与伟大的区别,在于坚定一个正确的方向,即使别人不认同也不动摇,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付出,有时还要忍受非常人的痛苦。很多人抱怨命运和生活的不公,但相比Andy,你又付出了多少?
另外一点是,体制化的诠释。Red说,监狱是一个奇怪的东西,一开始你讨厌它,慢慢的你习惯它,最后你变得离不开它。联想起之前读到的话:领工资和海洛因一样危险,你会越来越离不开它。慢慢的,我也习惯了领工资过有安全感的日子,这样的日子一眼望得到头。一是这种短期的安全感其实在长期看来不是最优选择,时间只能一次性交易长远是不划算的。二是这容易让我习以为常,那些曾经的梦还有多少在坚持?
最后一点是永远心怀希望。Andy播放的《费加罗的婚礼》同样让我心动,这段小曲让他即使被关禁闭也能脸带微笑,因为有莫扎特陪着他。有些东西是监狱禁锢不住的,你的希望,你对事情的态度。如果不是Andy让Red出狱后去寻找给他的信物,Red极有可能也是自杀的下场,这就是希望的力量。
旅途之美妙
旅行真的不是离开自己住厌的地方去别人住厌的地方,这观点太悲观了。旅行是给你的生活暂停的机会,让你有机会重新审视一些东西,以及去尝试一些新鲜事物。
回顾这一年的工作,可以说我是个合格员工,但我却对自己不够负责。想想自己的留学梦、顶级IT公司梦、去古典音乐发源地感受音乐等等心愿,我为之付诸的努力有多少?以最高100分来讲我觉得自己只有60。回去后,我要学习《小狗钱钱》的做法,把心愿的照片打印出来,每天放在显眼位置。
这次旅途第一次体验了马杀鸡、香蕉船以及特色泰菜,还是不虚此行的。骑香蕉船到一半时,下起了雨,更加的刺激好玩。
关于幸福感和金钱
吴军老师转述了一个幸福学的研究,谈到人类的最大的幸福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基因的延续,也就是繁衍后代;另一个是创造的快乐,也就是做一些事情,且这些事情能惠及他人所带来的成就感。
人的幸福感究竟来自于什么呢?男欢女爱?影响力?金钱?这个问题每个人有不同的答案,是一个主观题,也就是你认为它是怎样它就是怎样。因此这个问题只能向内寻找,你的满足感来源是什么?有什么事情不做是你临终前会后悔的?多问自己,多看看,这些问题慢慢会有答案。
近几日,有大学同学在群里晒一些东西,我发现自己离那些优秀的同学在收入上依然有不小的差距。当下有些小失落,随机问自己金钱对自己意味着什么?我认为金钱能让我更佳心无旁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那些我想要的现在就要花时间和精力去追逐,同时也可以花精力去研究赚钱,因为我需要它让自己时间更自由以及去体验更多。
重温刘老师的话
泰国回广州的途中,重温了前公司老板刘老师的一些话,按照自己的理解归纳如下。
论持续思维训练
先从必要性谈起。
首先,长期处于思考状态的人容易有幸福感,因为他能不断得到一些思维的乐趣。这样的人,其时间密度也比别人高,能把时间的价值最大化。
其次,长期的思维训练能让你处于高水准,做起事情来游刃有余、举重若轻,即所谓的“杀鸡用牛刀”,这样你就能腾出更多精力去做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紧接着,这能培养你的洞察力。洞察力可以理解为以小见大,也可以说是抓住事情本质。刘老师从教书时难以自言其说之处出发,深入研究并发表博士论文补充了这一块理论的不足,是为以小见大。论及工作,谈到真正的铁饭碗是你具备别人不具备的能力,直指本质。
最后是,这能避免人生苦难。刘老师说他这一生之所以比较顺利,是因为他不断的提前去想一些事情并避开它们,这和查理芒格所推崇的反过来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谈谈方法论。
其一,是不断利用小事训练自己。把话讲清楚是一种训练,把工作安排好是一种训练,写邮件是一种训练,生活中如何更高效处理一些家务琐事是一种训练。抓住一切小机会去开动脑筋训练自己。
其二,是讲给自己听,讲给别人听。无独有偶,诺奖得主理查德费曼也是建议通过讲给别人听、教懂别人的办法来自我提升。刘老师在专科任教时,几乎包办了除体育、政治之外的所有专业课程,不断讲课使得他得以锤炼自己的专业基础,后面去到华工任教,他的同事都惊叹他基础之扎实。但讲给别人听的条件有时难以创造,讲给自己听是容易做到的,简单打个草稿,通过反复讲给自己听最终把某样知识吃透。
其三,是要去抽象和归纳式的思考。对于一门学科,起初用一张A4纸的篇幅概括清除它在讲什么,然后再做到能用三五句话概括它。知识需要抽象和归纳,才能应用别推广到别处。将多个学科“想”通,你就能做到通融且具备多维度思考能力,这个过程重在于“想”。
其四,想问题要有连贯性。要先定义清楚问题是什么,再想如何解决问题、我如何能,而不是想这想那胡乱一通。有时最浪费精力的,是那些于事无补的后悔等极端情绪,这些在佛家里叫惘念,可以学佛教徒一声“罪过罪过”然后把它们抛之脑后。如果对一些难啃的问题,能做到日思夜想,终会有破冰之日。
其五,将知识进行相互联系,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知识间产生足够多的连接,能让你做到举一反三,抽象出共性,并推广到别处。学识还要能运用到生活,指导你生活的一些事情,比如教育或是为人处世,这样学识就有趣起来了。
论主动
很多人在工作上,就是给你什么事情完成事情,只知道如何执行,没有自己主动的想法。很多人在生活上,也是顺从大流,结婚生子,过的很是被动。真正主动的人,都是自主选择想要什么样的伴侣、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做成什么样的事,并朝着它们不懈努力。没有主动选择并创造自己的生活的人,是会过得很苦的。
论职业选择
现今不是说工资少点的工作就让你活不了,选择工作应该更看重它能在长远给你带来什么影响。程序员这个行当,40岁差不多就到底了,到时你拿什么去和那些能干有精力的年轻人拼?你和他们的差异性何在?这是你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因此要立足长远,不要因为一味追求高薪而自废武功。如果是奔着40岁之后的发展,那就需要仔细想好选择什么样的平台,做什么事情。
论立志
几十年过去,刘老师说他当初那些想当官的同学都当了官,当然被抓了是另外一回事。想当教授的也当上了。而那些没什么想法的同学,生活过得也不差,但就是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成就。人与人很重要的一个差别是,你有没有想法。且想法必须立志高远,因为古人有云: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