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独立的选择,独立的空间,来自他有这个机会。我们如果剥夺了他这个机会的话,就没有独立性。第一件事就是首先要把界限搞清楚。你是你的事,我是我的事,我不会操太多的心。而且要分清楚,这事不是指责。而是“我有我的感受,我有我的情绪”。我也能看到“你有你的感受,你有你的情绪”,我们来解决问题。接下来第二章,讲“不评判”。第一个标题就特有意思,没有“不乖”这回事。不乖的孩子太多了,您这儿竟然说没有“不乖”这回事。托马斯·戈登很有意思,他说不存在偏差行为。他说所有父母认为的孩子不乖,其实背后都是因为孩子有一些未被满足的需求。然后他也说,说“孩子不乖”,其实是一种标签,这里头也有一些不平等、不够尊重的地方。你会说一个大人不乖吗?我做大人的时候就是说你不职业,但是确实很少用“不乖”这样的词。首先要去意识到评判带来的障碍,评判往往让人际关系更恶化,或者让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更远。那么当我意识到这个的时候,我就开始思考,学习用不评判的语言说话。那其实很简单,所谓的不评判,不是不说“你不乖,你这个不够,你不听话,你懒”,不是不说这些标签性的语言就好了。而是要描述发生了什么。比如我刚才说的,“爸爸留意到这个暑假过去了,你的作业一个字都没有写。”说的就是一种客观事实。只要能够这么描述,就从那个评判里头出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