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轻点,一行字悄然越出——“雨雪无忧,自知冷暖”,竟与古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前者不过一凡人的临时慨叹。
想想爱天马行空的我总会有那么一时的灵感铭记于心,也是别有一番趣味。
幼时,粗胳膊、短腿是某个小胖子的标配,而那小胖子还有一个恒久的梦想:有一双翅膀可以架起她粗壮的四肢。只要想想自己可以从此身轻如燕,纵飞于云海之间,就感觉有无限的动力,用健步如飞形容也不为过。要知道,那会儿她家住在山顶,而每天的往返势必在山顶与山脚之间进行。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老师乐此不疲地称颂这鲁迅,为他的傲骨与气节,但一群玩心少年才管不了那么多,最开始也就是改改“千夫”“孺子”,后来开始篡改其他,像是“世上本没有钱,挣得多了,也便成了钱”就是这会儿的‘至理名言’。又如,鲁迅在桌上刻个“早”字以明志,而我们也盛行刻字之风,只不过那桌子上却是一只张牙舞爪的长龙,足以彰显气势。
生活会收敛人的“稚气”“狂气”,当初的小胖子没了长双翅膀的野心,少年也没了肆意洒脱的样子,重复着中规中矩的语言和无味华丽的词藻,却没了当初溢出来的灵动与秀美。
我也曾挥洒笔墨,赏朝阳,观日落,记下“红霞漫天,唯我能识”,而我最后写下的却是众所周知的“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连自己所见所感都不敢于尽情描述,何况只是一瞬间的思想呢?这好像那个只是将太阳画成了绿太阳而被责备的孩子,所有人都在告诉他,没有绿色的太阳,可是春天的太阳用绿色来描绘却也别有味道,不是吗?
我也曾一字一字地斟酌属于我自己的诗歌,最后却将它当做风筝放飞,无味的文字所组合起来的语言让我烦心,有形却无神,不要也罢。海子作诗由心出发,而我却是被拘束住了,即使再绞尽脑汁也无法深入人心。
乡间旷野上,一对母女在走,女孩说:“蜜蜂采蜂蜜应该是给自己的宝宝吃吧!”而我瞬间弹射出来的信息是“工蜂没有宝宝”,冰冷的字眼瞬时破坏了一片温情。
我咀嚼着自己所写的字眼:“雨雪无忧,自知冷暖”,这是有多久,我没有如此肆意地写下心之所想,原来我已被打磨的忘了有过的棱角,学会了“墨守成规”“千篇一律”,忘了真实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