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孤独通行证:孤独是生命之礼

孤独通行证:孤独是生命之礼

作者: 那颗豆芽菜 | 来源:发表于2017-12-31 04:18 被阅读0次

    今天我18,并附上18岁的照片,刷爆了整个朋友圈。

    作为最老的一批90后,除了感叹时光荏苒之外,还有身为孤独空巢老人,悲伤之情油然升起不可阻挡。

    但,悲伤过后要面对现实,要理智面对生活。都说单身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如何去安排单身生活,如何去规划找到属于自己的缘分,更要在此期间学会如何爱自己。

    爱尔兰作家王尔德曾说过:“爱自己,是一生浪漫的开始。”

    爱自己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为自己买买买之外,我们还可以去旅行,去认识这个大千世界;可以每天为自己做可口的饭菜,养好自己的脾胃;可以提升自己,学习各项技能。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好好享受这一段可以自由自在独处的时光。

    德国著名哲学家亚瑟·叔本华在《孤独通行证》上说:“一个人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每个人都是多面性的,在朋友、家人、同事、陌生人等等面前都表现出不同的样子,就好比戴上了面具,犹如京剧变脸一般,恰恰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会处在最放松最自然的状态。

    因此不要为这一刻的形单影只而泪流满面,找不到人一起吃饭、看电影,那么我们就享受这份孤独带来的生命之礼。

    说来轻巧,但是现实中,我们较难做到享受孤独,周边的声音总是在告诉我们要多出去走走,参与到热闹纷繁的世界当中去,我们也不曾思考如何才算真正的享受孤独,这一过程中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或许我们能够在《孤独通行证》中找到答案。

    《孤独通行证》的作者亚瑟·叔本华是一个奇特的作家,他自幼性情孤僻,命运多舛,终其一生过着孤独的日子,好在生命的最后十年得到声望。 在1859年,叔本华出了第三版《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引起了轰动,不然很有可能我们不会去接触他的作品。

    对于如何正确对待孤独,成为真正的自己,《孤独通行证》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三个建议。

    1、享受孤独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把部分孤独带入社会交往中,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孤独;不要立即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不要太过在意别人所说的话。”

    同事L就是把这句话融入生活当中的一位,她在公司同仁们眼中,她是一个怪胎,独来独往,专注于进修学习,同事们并认可她,有的只是冷嘲热讽。她并没有很在意别人对她的决定有什么样的评价,依旧按照自己的规划稳步进行。

    现如今,她已创业一年,事业小有成就,带着团队茁壮成长,这会儿也有了更多时间陪伴家人朋友。而当初嘲笑她的人,依然还是公司的基层,年龄增长了,工作却毫无起色。这些差距,表明当初独来独往的付出,是她做的最好的决定。

    书中说:“社会就像一团熊熊烈火,明智的人通过与其保持适当的距离来取暖,而不是像傻瓜那样靠得太近,灼伤自己,然后就逃离到寒冷的孤独。”

    现实中,我们与别人有种种关系,无法做到像隐士一般,但如有独处的时光,请好好享受吧!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

    2、认清自己

    电视剧《猎场》的播出,想必让各位主创们俘获了一波粉丝。记得在这部剧拍摄的期间,鲁豫去探班,采访了胡歌,那期节目,胡歌有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其实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他都带着一个剧本,你什么时候是什么样子,其实剧本已经写好了。”此话一出,并能知晓他把自己看得很透。

    他无疑是个优秀的演员,《琅琊榜》的播出给他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发展。但他也一直很清楚自己在作品当中大量输出之后,现阶段也需要更多的输入。因此当他决定适当放下,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不足为奇。

    剧本虽已写好,但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编剧,可以丰富自己的剧本,就像演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丰富角色的内容。

    《孤独通行证》上写道:“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在人所扮演的这场滑稽剧中,既然一切重要情节都是事先决定,不可更改的,那么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正是通过这种扮演,一个人才能了解他自己,才能明白他寻求的是什么以及他希望成为怎样的人。他想要的是什么,也就决定了他事实上是什么样的人。”

    记得胡歌还曾在采访中说过,最难表演的角色就是胡歌。如同我们任何一人,要认清自己在人生中所扮演的角色,才能够成为真正的自己,一个拥有你自己的标签的角色。

    3、勤于思考

    处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茶余饭后,玩个游戏是普遍人的消遣,有人说游戏的目的就是让人上瘾,虽不能肯定创造各种游戏的商家的初衷是否如此,但有一点是可以说明的,那就是不少人花在游戏上的是时间远远超过了阅读的时间,也不能否认,其中一部分人是否存在阅读障碍。

    对于花时间在阅读上的人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看过就忘,不知所云,纯粹打发时间;认真做读书笔记,思考书中的人生,这是他们的精神食粮。

    同事C就属于前者,前段时间,老板问他最近有无看书,书名是什么,他的回答并没有令老板意外,C表示有在看,但不记得是什么书,只知是一本小说。这样的回答令人尴尬,也值得反思,或许我们要学习的欲望已经完全跌落谷底。

    有一部分人,他们相信“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带来他们富饶的精神食粮,这类大部分属于后者。

    作者叔本华告诉我们:“如果只读书而不思考,所学就会肤浅而不能生根,最后大部分被遗忘。故而,书中的思想只不过是沙地上留下的足迹而已:我们也许能看到别人走过的路径,但要知道一路上看到 什么,则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当然,还有一点“坏书读得再少也嫌太多,好书读得再多仍嫌太少”。当你决定要踏上阅读之路,要清楚自己的阅读的目的是什么,要思考想从中获取对自己有益的知识。

    就犹如写作一样,这同样是需要思考的过程,书中将写作者分为三类:“第一种那是那些光写作不思考的人,他们只是把对过去的记忆和往昔的回想写下来,甚至也想直接从别人的书中摘取素材。第二种是边写作边思考的人,他们的思考是为了写作。最后一种就是先思考、后写作的人。”

    现如今,自媒体的崛起,给很多人带来了机会,这其中的重要角色就是写作者。写作者需要不断地输入,才会输出,需要更多的思考文章,才能留住读者。

    叔本华这本《孤独通行证》,纯粹的哲学,看一遍似乎难以理解,但作者极力为我们传达的思想,能够吸收部分,帮助已是十分显著,好书值得你一啃再啃,相信作为读者的我们二次阅读会有不一样的理解,能够收获更多的精神食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孤独通行证:孤独是生命之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hro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