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更替,随着日照强度的减弱,秋风送爽的日子里如期迎来了新一届初一,孩子个个有些羸弱,给刚送走的毕业生一比,现在的孩子就是小不点。不知道他们之间是不是认识,有些头碰着头热火朝天讨论着什么,完全忽略了周围人的存在;有的紧紧依偎在妈妈或者爸爸身边,有些羞涩;还有的活像一只热火上的蚂蚁在教室内外穿梭……。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生命的活力,儿童的千姿百态。
成人又是另一个世界,送学生的有老年人,在教室里前前后后来回走动,可能是不认字在看别人干什么而后模仿者去做,这些应该是爷爷或者奶奶代劳;有看着还是小孩的哥哥(哥哥自己说的),天性未退,不停的在手机上刷视频,他们也是代劳一族;不知道这两类孩子的父母有什么比孩子上学还重要的事情。但更多的还是青年人,可能是孩子的父亲或者母亲或者是姑姑姨妈,总之和孩子父母亲年龄相当。相比较上一届孩子家长,相对来说家长心中有了教育孩子的意识,因为到场的家长多了,他们大部分能坐到教室里听班主任安排了。尽管挤着把桌子撞斜也置之不理,占位,脚踩到凳子上,熙熙攘攘,好歹来参加了家长会。
时间紧迫,针对我观察到的松散、无视规则现象,家长会粗略和他们谈了3点,榜样的力量;陪伴;学习。领导催促加快教官对接开启军训模式,就匆匆和家长们打个照面聊了几句。借助微信我提醒家长,现在孩子都喜欢享受,军训正好可以“磨练孩子意志”,消除懒惰好逸恶劳懒散意识,还可以培养孩子“规则意识”、学习“团队合作”,这些都是未来社会人们必备的品格特征,既然选择锻炼自家孩子,就放心交给教官就行了。如果自家孩子有特殊情况比如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等,不适宜剧烈运动的,家长可以给孩子请假。告诉孩子们,我要通过这次军训,物色合适的班委,看谁能脱颖而出。所以接下来的军训还算顺利。
孩子毕竟小,没有参加过这么高强度的训练,有的还是第一次离开家,心里有些闹情绪也是在我预料之中的。今天上午接到教官电话,说是一位小女生李欣蕊贫血,体力不支。我马上通知家长来接,并告诉家长听从医生教官孩子的建议,如果不行可以请假不参加下面的军训。谁知下午2:00多接到她妈妈电话,“把孩子已送回学校,买了点药,给孩子准备了些奶,孩子自己坚持参加军训,没事,主要吃的有点少。”听了这话我很欣慰孩子没大事,同时为有这样的学生高兴,但也没敢大意,转告教官多关注这个孩子,区别对待。这个小小的插曲令我感动,没想到现在的孩子羸弱的表面下也隐藏着这么坚强的意志力。
下午接踵而来的另一插曲更让我对这群孩子刮目相看。男生李智腾妈妈打电话说接孩子,由于孩子肚子疼、呕吐。我答应了,原以为家长的疼爱和孩子的娇气会带走不再参加训练,谁知一会儿教官发来信息,今晚接回家看医生,明天8:00李智腾返校。
新人新地新起点,愿这群新一代能书写好自己的新一页。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2059/7470a4d4ebac503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