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帮助-1】
心理学家Shaver Robert (1999)指出,人们的大部分行为动机,其实倾向于自利(即满足自我需求),即使是看似利他的行为,很多时候也只是一种伪装,目的同样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通常来说,伪装成利他的利己行为,背后有着这三种动机:
1.为了个人利益(Self-interest)
Chamorro(2021)指出,不带有私心的帮助,是一种近乎“神明”的行为。普通人的利他行为背后,掺杂着某些自私的个人利益。最常见的一种情况是,ta想要塑造出一个美好的形象。因为给他人留下好印象,是维系一段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2.为了获得一个“日后被帮助”的名额
在社会交换理论中(social exchange theory),存在着一些人情交换的互惠规则。一般来说,当我们对他人伸出援手的时候,我们也相对应地得到了一个,日后可以向他人求助的名额。这种人情的交换,也是人与人交往的“潜规则”。
3.为了掩盖内心的无用感
虚假的无私这类情况,尤其容易发生在自恋型人格的人身上(Kaufman et al., 2018)。这是因为,自恋型人格的根源,其实是自卑和无用感。他们无法忍受自己的无用感,所以需要做一些“善举”去印证自己的价值。
但是,确实也存在一些人真正的无私利他:比如道德感很高的人(Carlo et al., 1996);再比如同理心超强的人,ta们能完全感知到对方的主观体验,也更具有利他的动机和潜力(Stepien & Baernstein,2006)。可即使是面对这类真正无私的帮助,我们可能还是会觉得不舒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