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论语》62 | 月是故乡明

读《论语》62 | 月是故乡明

作者: 天立程思文 | 来源:发表于2019-11-12 04:48 被阅读0次

【原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第一篇《学而》讲述孔门为学问的精神和宗旨,第二篇《为政》引出学问的致用,第三篇《八佾》讲礼乐,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是礼乐之本,通过维护礼乐来触及“仁”,第四篇《里仁》就是讲仁,也是孔门学问的极致。

“里仁为美”,“里”,二十五家为一里,现在很多地方或街道都还有“里”字,如“巷子里”。意思是有仁厚之风的里弄最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知”,念智。这是孔子教授如何选择居住的地方,选择居住买房子,不选在风俗仁厚的地方,那就是不智啊。

这是孔子那时的民生风俗,仁厚之里,家庭和睦,父孝子贤,左邻右舍,民风纯朴。其实这也是一个环境里“仁”的塑造。

较之现在也同理。老家,名曰“芦利”,实有“庐里”之音,之意。共二三十户人家,多以程姓,也是典型的家族祠堂为管理单位进为村委会管理。从记事至今,小时蹦蹦跳跳的求学玩耍,小伙伴彼此多有百家饭的香味,这家有喜事,邻里相互搭把手,那家起新房,更是每户出劳力,免不了有哀事,邻里乡亲,互以宽心安慰。这些年随着教育的发展,由均衡到集中,孩子均到县城读书。每回到老家,家里没种菜种地,这家送来白菜,那家送来大蒜葱苗,回来更是陪着母亲拉家常,这便是“里仁为美”吧,难怪母亲住在哪里都不如在老家舒服,也许这就是根,而维系这“根”的营养便是“仁”,形成美美与共的仁里乡情。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我也如此。

而望着窗外斑斓亮丽的灯光,只是互相照映着,只能看见彼此的轮廓,似有一层保护膜裹覆着每一个人,一个个板起脸,本来彼此陌生,此时更是生疏。所幸的是,在电梯里,老人、小孩都能询问几句,微笑示意,搁置现在也算是里仁之美。“仁”的环境在于彼此的营造,你一句问好,我一句回复,熟悉了,也就融洽了,美了!

相关文章

  • 读《论语》62 | 月是故乡明

    【原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第一篇《学而》讲述孔门为学问的精神和宗旨,第二篇《为政》引出学问的...

  • 【爱心小岛·同题】‖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 故乡,多么亲切的称呼;故乡,多么温馨的画面;故乡,多么让人留恋的地方...

  • 故乡月

    月是故乡月, 明似故乡明。 夜夜升明月, 故乡无故人。

  • 最爱孟晚舟说的一句话

    孟晚舟说: “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 夜读,泪读; 夜读,泪目。

  • 月是故乡明

    渐渐的,已是暑假的尾巴。我又要踏上远行的列车,去远方求学。 在学校的日子是孤单的。有一天,我独自行走在大学校园里的...

  • 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回家了。 我想这应该是现在许许多多在车站或是即将去车站的人的心声。...

  • 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不知家乡味,年年花相似,可惜人不在。 关于家乡的味道,我最想念最想念的便是小时候过年的吃的。每...

  • 月是故乡明

    独自凭阑珊,远眺那轮明月。 漫步在家乡的幽幽小径中,落红满径,丹桂却在这清幽的夜晚悄然绽放花蕾,满目的郁香散发的是...

  • 月是故乡明

    “踏上火车的那一刻,我还没有意识到,从此以后,故乡只有冬,再无春夏秋。”一句话这样写道。 不经意间,这句话不知戳痛...

  • 《月是故乡明》

    露花 滴水 磅礴惹人笑 依山 似水 又见故乡情 君随云雾山中去 抬头未见月夜明 半世流离 沉浮山海间 悲曲一句惹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论语》62 | 月是故乡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hxf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