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06

《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06

作者: 和弦夜光杯 | 来源:发表于2023-02-05 05:29 被阅读0次

    十行采集:

    1.存在层次越高,我们就越有可能获得某些对其他存在的“内在生命”的认识。

    2.传达想法的必要步骤:

    •第一,思维清晰化:说话者必须准确知道,他想传达的是什么样的想法。

    •第二,第一次转化,从思维到手段:找到可见/听到的手段,将“内在”想法“外化”。

    •第三,听者必须准确无误地接收这些手段,包括声音、语言和非语言手段。

    •第四,第二次转化,从手段到思维:将接收到多种沟通手段合而为一,变成思维。

    因此,可靠和准确的交流是不存在的。

    3.要实现完美的交流,我们双方在第二种认知领域里都必须是可以理解的。人际关系是好是坏,完全依赖于我们双方互相之间的理解能力。

    4.“你对其他存在的理解,其限度不会超出你对自己的理解限度”。要做到正确理解,首先就要做到自知,能够正确理解自己的内在体验。就是必须要有契合。

    5.人对他人的痛苦表现得无动于衷、麻木不仁。正因为我们倾向于首先从我们的意图来看待自己,同时又首先从别人的行动来看待他人。

    6.“内在-不可见”和“外在-可见”之间有种奇特而神秘的联系。我们感受到的情绪,正是对某些身体变化的感受。身体是获取认知的一种手段,对身体的掌控至少意味着对思维能力的初步掌控。

    7.健全的自我认知一定要包含两个部分,即了解我自己的内心世界(领域一),和了解别人对我的认识(领域三)。

    8.福音书:“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我们太容易把注意力转向研究其他人的错误,而不是自己的错误。

    9.要设身处地,就必须抽离自身的处境。外部思考是卓有成效的,它能促进意识的效果,使之达到自我意识的层次。

    10.研究第三种领域的方法:“照相”,就是趁有事发生,而我们又没有意识到自身状态时,捕捉自己的真实状态。

    11.第一种领域的研究会提高人的自负感,而第三种领域的平衡性研究则会让人领悟自己的渺小。帕斯卡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12.我们是社会化的存在。他人犹如镜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真实面貌,而不是我们自我设想的面貌。

    13.同情心和无私分别是在第二种和第三种认知领域学习的先决条件。

    一行精华:

    “你对其他存在的理解,其限度不会超出你对自己的理解限度”。

    要设身处地,就必须抽离自身的处境。

    同情心和无私是学习的先决条件。

    触动,反思,改变:

    1.要做到正确理解,首先就要做到自知。当你无法理解他人的时候,一定要先想想这句话。对其他存在的认知程度,取决于反求诸己的程度。与其跟他人较劲,不如先跟自己较劲。

    2.认识他人眼中的自己,是对自我认知的平衡性补充。人毕竟要生活在世界和社会之中,虽然不必寻求他人的认可,但是外界的各种反馈,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发现自我,消除“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盲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0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hxw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