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无望的守候——《巷口的守望》中的叙述视角和雨的象征

无望的守候——《巷口的守望》中的叙述视角和雨的象征

作者: 原野千目 | 来源:发表于2020-10-17 23:03 被阅读0次

    关于爱的定义,正如历来哲学家、美学家关于美的争论一样,从没有明确的答案。爱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或歌咏不羡鸳鸯不羡仙的爱情,或感慨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友情,或喊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又或者吐露慈母手中线的父母情。小说《巷口的守望》从第三人称外聚焦着手,以大爱无言的形式塑造了一位年复一年坐在巷口守望儿子的父亲形象。本文将从《巷口的守望》的叙述视角及雨的象征艺术出发,探讨文本深厚的父爱。

    一、叙述视角的转变

    文本首开头采用第三人称外聚焦视角的叙述方式,以女人三次来巷口看老人为线索,简明扼要的将老人、女人,以及老人口中的“山子”三人联系起来。女人第一次来巷口,大黄狗“声音如红铜一样亮”,而第三次来,黄狗却不见了,黄狗在文本中作为时间的流逝之匆匆的象征,侧面表达了老人等待之久,对儿子爱之深切。

    在文本后半段,叙述视角由第三人称外聚集转向第一人称内聚焦,“我”从女人的信里得知父亲一直在巷口等我,以一段内心独白解释了文本前半段的所有疑惑——“我从小巷走出”,“走进监狱”。临走时,父亲一句“我等你”,是他晴天雨天从未离去对儿子的允诺。父亲不善言辞,只说短短三个字“我等你”,但正因如此,更显得父亲对儿子爱的深沉。当“我”赶着回家时,却发现巷口只剩下一个凳子,文本没有直接描述主人公的情绪,而是借雨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悲恸,以“遮住了天,遮住了地”极力渲染情之悲。

    在叙述视角的转换中,从不同的叙述视角完成了老人在巷口守望的故事,第三人称外聚焦有助于设置悬念,直接展现了一位老人风雨无阻坐在巷口等儿子,但对于他儿子为什么迟迟不肯归来,他儿子出什么事情了,以及老人为什么要天天坐这里等,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后半部分的第一人称内聚焦视角则从儿子“我”本身出发,依次为读者解开疑惑,因为犯大错要坐很久的牢,父亲答应会等“我”回来。故事的来龙去脉在“我”的内心独白中得到充分说明,作者以独具匠心的安排,讲述了一个无望的悲剧,让读者为老人深沉的父爱为之动容。

    二、雨的象征指向

    文本中一共出现三次有雨的场景,首先以女人三次来巷口看老人为线索,除了第一次有阳光外,其余两次都笼罩在淫雨霏霏中。其次在文末,于一个“杏花春雨时”,“我”奔赴巷口,但发现并没有父亲,只有一个凳子,这时的雨“扯天扯地地漫下来”。雨在这里除了作为自然现象外,毫无疑问有着更深沉的意味。第一次下雨,写它“丝绵一样细细密密写它“丝绵一样细细密密”,第二次则是“无边的雨”,第三次更是以“扯天扯地地漫下来”,强调雨之大。雨的依次变大,在营造一种凄苦悲凉的意境外,更展现了一种希望被失望所打破的幻灭感,前两次的雨是老人对儿子迟迟不归所生出的失望,逐渐加深;最后一次的雨是儿子对自己未能及时回家,未能与父亲团聚所生出的绝望、悔恨。感情色彩依次加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望的守候——《巷口的守望》中的叙述视角和雨的象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cq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