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临摹来说,书法学习在具备了一定的传统功力和创作能力之后,必须继续不断地临摹.并且把临摹的重心逐渐从手的提高转变为心的升华,着力于建树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意义追求,并且根据这种价值判断和意义追求,在名家书法、民间书法乃至古往今来的一切文字遗存中去寻找去发现,去阐述去表现,使临摹的行为在创作需要的指引下,从一种求知活动变为培养、发展和实现自我的工夫。这样的临摹我称之为意临,下面《论临摹的四种境界》和《论意临》两篇文章,大致表达了我的看法。
就创作来说,今天,各种幅式的书法作品都在展厅里争艳斗丽,风格面貌不断翻新,唯独手卷因为不适宜进入展厅,挂在墙上展示,所以显得特别沉静。然而这种沉静能保持多久,我很怀疑,根据历史经验,任何时期大字作品的风格改变都会带动小字手卷的应变.米芾在《海岳名言》中反复说“吾书小字行书有如大字”.“凡大字要如小字,小字要如大字”。
而且现在的书法家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不写自己的诗文,因此创作时自然会把怎么写的问题看得比写什么更加重要。观众欣赏书法的侧重点也变了,最关注的是视觉感受,而不是文辞内容。这种转变也一定会促使手卷创作朝强调视觉效果的方向发展,从读的文本变为看的图式,从强调点画结体变为强调章法构成。下面《手卷书法创作的过去与未来》和《论形式构成》两篇文章,大致表达了我的看法。
我的看法可能不够成熟,表达也比较简略,而且,其中有的文章是以前写的,谈对临摹和创作的总体认识,与手卷创作有关,但是不够具体,缺少针对性,因此为了弥补这两方面的不足,选配了一些临摹作品和创作作品,一方面想以此来进一步表明和充实本书的观点,另一方面也希望读者能把文字和作品结合起来看,使文字的观点变得更加具体而且感性。说实话,我认为在艺术情感和观念的表达上,形象大于思维,作品比文字更能说明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