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块钱想招农民工?你只能招几个大学生。
偶然间有熟人寻求我的帮助,原来是想找几处资源招学生做寒暑假工,只言片语间我仿佛又进入了那间小饭店,看着自己从热情四射到百无聊赖,由无精打采变成最后的放手离开,感叹生活不易。
“一到寒暑假就呆在家里玩手机,一点出息都没有,赶紧去找份工作。”为了不听到类似的唠叨,而被迫去体验生活,才是我打工的理由。和我设想的一样,打暑假工的日子极其枯燥与憋屈,无法享受假期的睡懒觉特权,还要假装真诚的“聆听“店长的指责,时不时还有客人的臭脾气需要容忍,我回忆里的这段生活完全一片灰暗。
与之不对等的薪资也让我怀疑自己作为年轻的新生代的价值。与招聘人介绍完全不符的待遇,偶尔出现的克扣,令孩子绝望的工作日程,我好几次和同学认真的思考自己是不是被卖了。
假期结束之后“深受社会毒打“的同学们抱团取暖,哭诉着工作的心酸与社会的残酷,彼此安慰。后来在网上看见三千块钱招大学生这种段子的时候,让我一时气极,同时也想站在招聘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得出的无非是廉价劳动力,不用白不用等想法。
网络上对于这种问题的讨论自然是火热朝天,我也看到了许许多多不同的想法,有的老板表示学生兼职不仅工作不认真,还态度恶劣,能用暑假工已经是宽宏大量了。反方的学生党也怒斥老板轻视学生,没有给予年轻人表现自己的舞台。双方维护自己的利益各执一词,如同超大型的辩论赛,甚是精彩。
老板们想花最少的钱,招到最多的员工,让自己的收入最大化,而员工想要花最少的精力,得到最多的工资,让自己舒适度最大化;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唯利是图,但是很少人不重视这些。
我的上一份实习工作,工资与招聘时说的完全不同,低的可怜,工作也是异常艰辛,基本上每个月都勒紧自己的欲望,不敢多花钱。但即便是这样,我和我的三个室友兼同事,也苦中作乐坚持了三个月,每次下班后嬉笑打闹,即便白天再苦闷晚上也能开怀大笑,如果能与这样的同事共事,苦点也没事。(可惜当时太苦了,底薪根本活不下去。坚持三个月后大家也都各奔东西了。)
马上又要到寒假了,更多的新血液要流入社会经历加工打磨,我想告诉大家,在初出茅庐的年纪,钱不能够给予我们成长,但是能在未来给予我们台阶,薪资很重要,但是团队也是我们要注重的。
找一份需要技术需要能力的实习工作,去锻炼能力,去融入团队,同时努力将自己的薪资提高,不是为了花钱的时候多自由,只是下一份工作的时候可以将这个数额作为加薪的条件,上一份工作的月薪才是一个人能力的基本体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