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孩子,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作者: 胡艳丽53827 | 来源:发表于2019-05-30 14:38 被阅读0次

        昨天在教室里举行古诗词对抗赛,孩子们兴趣盎然,一个个积极参与,看谁说的古诗词多,有一项让孩子们说含有动物的诗词,有一个孩子就说了一句古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当这个孩子刚说完这句诗,我们班爱钻研的王飞扬同学突然就问我,老师你看,在这句古诗里,为什么是两个黄鹂,而不是两只黄鹂,对于突如其来的问题,我也不知道呀?就是呀杜甫当年写这首诗时,为什么用两个而不用两只呢?我问其他的孩子们,孩子们也不知道,当时,我就告诉孩子们,我也不知道,等我查阅资料之后再告诉大家。

      下课之后,我便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在查阅这个问题。诗人杜甫当初在安史之乱后,得知故人的消息,跟随回到成都草堂,面对生气勃勃的景象时,情不自禁写下了一组即景小诗。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为何是两个而不是两只?杜甫有何用意?还是说唐代指鸟的量词是“个”?其实在古诗中用“个”的也不少,“如:王勃写的“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这里的陶家是指一类人,即像陶渊明那样的爱酒之人。卢照邻写“若个游人不竞攀,若个倡家不来折”,也有用来指物的,如:杨炯的“莲房若个实,竹节几重虚”,岑参的“橘怀三个去,桂折一枝将”,杜甫的“村鼓时时急,渔舟个个轻”等。指鸟用的量词确实多以“只”为多,如:白居易写“老鹤两三只,新篁千万竿”、“朱顶鹤一只,与师云间骑”,元稹写“只应长在汉阳渡,化作鸳鸯一只飞”等。

      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为何是两个而不是两只?杜甫有何用意?由此大胆猜测一下,用“个”指鸟,可能是杜甫所创,也有可能是他将民间的口头语用来作诗。而“个”的音是去声调,仄声字,按照诗歌格律,“个”和“只”是可以替换的。

      但“个”字是发音短促的入声调,“只”是“平声”,古诗讲究“仄、平”对仗的韵律,“只”是“平声”,与下句的“行”够不成对仗的韵律。所以用“个”整体读起来其实更加舒缓一些,也更协调。

      杜甫之所以不用“只”,而用“个”,可能是因为“个”更接近当时的民间口语,读起来更加通俗易懂,而且用指人的词来指黄鹂鸟,感情上更显亲切。

      我把查到的答案告诉了孩子们,孩子们也是很高兴。是呀,在生活中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也许新的发现就在“已知”的“未知”之中。

*

相关文章

  • 孩子,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昨天在教室里举行古诗词对抗赛,孩子们兴趣盎然,一个个积极参与,看谁说的古诗词多,有一项让孩子们说含有动物的...

  • 引导孩子

    关于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处处都是引导的好机会。想让孩子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自己得首先有一双发现孩子美的眼睛。 孩...

  • 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2017部分节选 1. 平凡不争艳的黄瓜花 2、静谧开放的雏菊 3、炎夏的荷花 4、墙角盛开的蔷薇(可壁纸)

  • 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女儿回家说:“妈妈,我换同桌了。”“是谁?你喜欢和他同桌吗?”“夏博文,他写字很好,我要跟他学。”看着女儿的笑容...

  • 你 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是美丽的,取决于我们的眼睛和心态,我喜欢拍照喜欢从构图出发,突显人事物在我眼中最美的样子....

  • 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这个周末,一边工作的同时,也一连补了好几堂课。 效傲江湖第三讲【欣赏感激 享受丰盛】课程一开始的画风就特别与众不同...

  • 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在这个大千世界 任何一个人一个物体 都有亮点 用你的眼睛 发现他们的美 你才会觉得 这个世界 如此多彩 如此绚丽 ...

  • 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你的眼睛里有光 不伶不伶的令人神往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你的心 清澈见底 赤子之心 无杂念 你...

  • 我眼中的南泰

    假如 你有一双善于 发现美的眼睛 ...

  • 成长 成绩 成就

    让孩子拥有一双发现美好的眼睛。 让孩子拥有一双观察生活的眼睛。 让孩子拥有一双灵动四射的眼睛。 帮助孩子插一对想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fv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