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论语》之前,应该先读读这本书
众所周知,《论语》是对话记录体,每一段对话的出现,都不会交代完整的上下文关系。想要读懂这部经典很难,试图理解孔子更是障碍重重。常见的《论语》导读,从文本出发,释义答疑,对某段对话的背景,一般是简要陈述。如果没有完备的历史基础,容易望文生义。
刘勃的这本《匏瓜》,表面上看是司马迁这一篇传记体文章的导读,实则是以此为纲,再征引《春秋》《左传》《孔子家语》《礼记》等中的不同记载,交叉比对,去伪存真。刘勃在书中厘清了理解孔子及其言行的几个关键要素:
时间线,比如典型的孔子究竟去过多少国家,经过哪些地方,通过对时间线的重新摸爬,就能发现很多“传说"站不住脚。
人物关系。《论语》中常能见到孔子对同时代人的评价,但孔子为什么这么说,这些人究意和孔子有着怎样的情感往来,利益关系?如果搞清楚这些,能更好地理解孔子的言辞用意。
成长轨迹,阅读其他文本时,往往只能见到一个被塑造过的孔子。可作为肉身的他也是一点点在变化的,书中所述青年,壮年到晚年,孔子的经历、可能的心态转变,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孔子。
更加令人称道的是,这本书虽有传记意味,但作者采取的写作姿态并不是结合史料盖棺定论,而是要与读者探讨,甚至能有彼此交换意见的阅读感受。还有一些其他阅读友好的地方,比如引用文言的同时,刘勃转手就能用非常时髦的语言翻译出来,丝毫不用担心自己的古文功底不够,不能读懂。
也推荐一本《梁漱溟先生讲孔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