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6天
> 人类简史全书脉络大致分为三个部分: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其中作者以智人能够虚构不存在的东西也就是想象这一新颖的角度贯穿了人类发展的三个大阶段,层层递进,逻辑一致,拨开迷雾,令人读后思路大开,耳目一新。
 史前人类的发展历程中经历的变化点: 直立行走 --> 大脑容量变大 --> 学会用火,制造简单工具 --> 大脑回路更复杂 --> 认知革命: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 --> 驯化狼等动物 -->驯化植物--农业革命 --> 产生文明 --> 出现文字 --> 科学革命:认知到自己的无知
 认知革命。人类是如何从早期智人,通过劳动工具和语言的使用,一跃成为整个生物链的顶端,并开始统治这个地球。
 农业革命。人类从传统的采集,狩猎为生,走向定居农业,得以为人口的繁衍和扩张奠定能量基础,这同时也让人成为依附于土地而失去自由的奴隶。
 科学革命。由于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人类产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强大动力,从麦哲伦的大航海,到当代的火星探索,莫不如此。但人类的发展,代价却是其他物种的灭绝,以及地球环境的不堪重负。
农业时代人类的活动空间缩小,但是时间变长了。一般来说,采集者不会花太多时间去思考下周或者下个月的事,但是农民却会想象预测着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事。时间和空间真是一对矛盾体,生活中处处都有体现,你的活动空间大了,相对于静下心来思考的时间就少了。对于一个软件开发者来说最熟悉了,经常需要用到用空间换时间,或者用时间换空间的思想。对于智人来说为农业革命的其中一个积极意义在于让人类习惯于去思考,去计划安排以及社会化规模的分工,给现代社会奠定基础。而人类简史这本书对我的意义在于开拓了视野,打开了思维,让我觉得很多事的思考角度原来这么有趣。书中举了一个美国独立宣言的例子,来说明这只不过是人类用于构建想象的秩序而已,自由,平等,权利这些不过是人类发明的概念,也只存在于人类的想象中。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生物只有演化,没有所谓平等这回事,演化的基础是差异而不是平等。每个人身上带的基因码都有些不同,而且从出生之后就接受着不同的环境影响,发展出不同的特质,导致不同的生存概率。生而平等其实是演化各有不同。
农业文明时代发明的文字系统对于人类来说意义更重大。
一个帝国要运作,会产生大量的信息。除了法律之外,帝国还必须记录各种交易和税收,军用物资和商品的库存量,还有各种节庆及打胜战的日期。在先前几百万年间,人类只有一个地方可以记录信息:他们的大脑,但是很遗憾,对于整个帝国这么大的哦据量来说,人类的大脑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存储设备,原因有三:1.大脑的容量有限。2.人类难免一死,而大脑也会随之死亡。3人类的大脑经过演化,只习惯于存储和处理特定类型的信息。为了生存,远古采集者必须能够记住数千种动植物的形状,特性和行为模式。演化压力让人类的大脑善于存储大量关于动植物,地形和社会的信息。农业革命之后,一种全新的信息类型变得至关重要:数字。采集者从来不需要处理大量的数字,因此人类的大脑不习惯存储和处理数字。然而如果夭管理一个国家,数字可以说是一大关键。
于是文字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