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短片,说我们的一生会遇到过8263563人,会打招呼的是39778人,会和3619人熟悉,会和275人亲近,但最终,都会消失在人海。
很多人都相信有些相逢是命中注定,就像茫茫人海中,有些人转瞬便消失在各自的生命里,有些人却能深深烙进心底。
在我们还处在婴幼时期,自己无法选择时,和谁在一起,认识谁,取决于我们的父母或者密切照顾我们的人,当我们长大以后遇到什么样的人,和谁在一起,其实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在我们遇到过的这么多人中,有很多人一定是我们的重要他人,有些人一定是我们的恩人,还有一些人一定是我们的贵人。
是和他们擦肩而过,还是和他们建立联系并得到他们的帮助?
我相信大家都想和他们建立联系并得到帮助,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不如意。
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
一天,洪水开始淹没村庄,一个人非常相信上帝,他不停地祈祷:上帝,快来救救我!这时,远处过来一只小船,船上的人招呼他赶快上船,他说:“上帝会来救我的。”小船只好走了。
此时此刻,洪水淹到屋顶,他站在屋顶上祈祷。远处又驶来一只大船,船上的人扔过救生圈给他,他拒绝了,他大声说:“上帝会来救我的。”救生圈漂走了。
没多久,洪水已经淹到他的脖颈,这时空中飞来一架直升机,放下软梯准备救他。他说:“上帝会来救我的。”直升机无可奈何地飞走了。
这时,一个大浪猛打过来,他被急流冲走淹死了。
他的灵魂上了天堂,他去问上帝:“我那么虔诚地祈祷你救我,可你为什么不救我?”上帝说:“我先后给你送去小船、救生圈,已经给你两次机会,你没有抓住,最后我连我的坐机都派去了,但你还不抓住,这,能怪我吗?”
看过《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人都知道,胡雪岩和王有龄互为恩人,胡雪岩先帮助过王有龄,王有龄事业有成以后又帮助胡雪岩。
本不富有的胡雪岩为什么要帮助落魄的王有龄?
首先,胡雪岩肯定不是一个慈善家,他也不是钱多的没地放,他当时只是钱庄的一个跑街,也就是收账的,刚好有一笔500两的坏账收回来,本来要归还钱庄入账的,结果他接济了王有龄。
那么他有没有想过如果这笔钱收不回来怎么办呢?我觉得他是考虑过的,如果投资王有龄成功,那这个回报绝对不止500两,并且一旦王有龄补上了实缺,根据他对王有龄的判断,王有龄一定会知恩图报,那财源就会滚滚来,不仅对他个人好,对钱庄的事业开拓也是大有帮助;如果投资王有龄不成功,那这本来就是一笔坏账,是自己努力才偶然收回来的,在钱庄的资产负债表里早就已经记作沉没成本了,所以里外里这笔投资不亏。
其次,他是不是头脑发热,一时冲动呢?我觉得也不是,他不是刚认识王有龄才一天两天,他们已经接触交往很久了,他对王有龄的情况已经非常清楚了,通过对王有龄的观察和了解,他判定王有龄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并且王有龄是一个确实是有水平的才子,只不过当时是因为襄中羞涩,路走窄了,怀才不遇,缺一笔启动资金而已,如果有了这笔钱,他将来就有很大的希望可以大展宏图。
再次,胡雪岩很清楚,如果将资助王有龄看成一笔投资的话,此刻的王有龄无疑处于资产的价格最低点,性价比最高:刚刚丧父、连给父亲买棺材的钱都是借的、吃了上顿没下顿、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就好像一个快饿死的人,这时候,只要给他一口吃的,他会感激你一辈子。
可是如果等到王有龄已经当上了官,坐稳了位置,这时还轮得到你胡雪岩吗?你胡雪岩还会有投资的机会吗?
其实人人都有困难的时候,在困难的时候能够得到贵人拉一把是十分幸运的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们可能只有极少数人能遇到贵人,但是我们可以做那个贵人,拉正在漩涡中的朋友一把。
我想说的倒不是让大家不择手段地去帮助别人,而是明白利他即利己的道理,不过这也考验各位看人的眼力。
一些人在很多时候看到别人落难时不仅不会施以援手,反而会幸灾乐祸,唯恐避之不及,殊不知这正是我们与贵人插肩而过的原因。
互联网时代,是我们结识贵人的最好时机。
在朋友圈,不妨认真地阅读每一个微信朋友的朋友圈,排除不发朋友圈的,排除仅短期可看的,排除不对朋友开放朋友圈的,剩下的去通过朋友所发内容判断这个朋友是否有理想、有信念、是否长期主义者,然后想办法向这样的朋友靠拢,和这样的朋友建立密切联系,成为这些朋友一样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