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作者: 健健的一只鸡翅 | 来源:发表于2018-08-16 23:41 被阅读0次

    孩子有时候不懂事,学习上需要大人逼一下,但对于孩子的特长教育,希望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情况下,以他的兴趣爱好为主。

    无论学什么都是对孩子毅力的培养,没有毅力,干什么都会半途而废。在学习的过程中,家长更应多陪伴、多鼓励。

    《向往的生活》中,一个叫吕思清的男人火了。

    这样说也许有失公允:

    四岁学琴,五岁登台演出,八岁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十七岁获得了意大利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并被誉为“东方第一人”……吕思清的简历,早已金光熠熠。

    不过,在节目中,当琴弓搭上琴弦,一曲《梁祝》缓缓从他手底倾泻而出时,在场的每个人,都被深深打动了,王迅的眼里,甚至有泪光闪过。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眼泪,一分是被琴声感动,一分是羡慕,还有一分,是为自己感到遗憾。

    思清表演结束后,王迅技痒难耐,也“比划”了一曲,但可惜的是,虽然动作很标准,水平却判若云泥。放下琴,王迅失落地反复感叹:

    可惜我原来没坚持;

    最对不起我妈,我第一把小提琴41块钱,我妈当时的工资是一个月18……刚开始我也特喜欢,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其妙就不想拉了;

    我后来特别后悔,当时要是坚持一下的话,起码现在是个特长……

    其实,在场的几个会拉小提琴的人:吕思清、大华(刘宪华)和王迅,差不多都是从四五岁起开始练琴的。

    然而几十年过去,当初起点差不多的三人,一个成了世界级的演奏家,一个从伯克利音乐学院毕业,而另一个,甚至不好意思说出口自己喜欢小提琴,因为自己的水平,配不上那份“喜欢”。

    而一旁什么都不会的Angelababy,则更加羡慕,也更加失落。送走思清后,她问大华:

    “你是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学?”

    刘宪华回答说:“对,被逼着。”

    “那你小时候愿意吗?”

    “我不愿意,一直到我十一二岁,就一直不想拉,然后我就参加第一个比赛,然后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喜欢了。”

    “那你觉得现在感谢父母吗?”

    “非常非常感谢。”

    “是啊,如果他们不逼你,这些东西永远不会长到你身上。我小时候是放养长大的,什么都没学。”

    这时候,字幕上出现一行字,为什么当初没人逼我?

    孩提时代的我们,总是很难先知先觉。

    父母的逼迫可能严厉,却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寥寥数语,说出多少成年人的心声。

    工作后,经常听到身边的人有这样的感慨:

    如果有人逼我一下,也许我不会放弃学吉他;

    如果当初妈妈逼我坚持学书法,我现在的字就不会丑到连签快递都不好意思;

    如果当时坚持把游泳学会,那就不用花钱请教练教孩子游泳了

    ……

    如果,如果,如果。

    儿时的兴趣,像一个个啃了一口就被随手丢弃的苹果,滚到角落里,慢慢腐烂、风干、消失。

    长大后的我们,再看到人家有一技之长时,只能默默羡慕,默默遗憾。

    记得公司里有一个女孩,平时特别安静,除非涉及到工作上的沟通,否则很少说话,打扮得也极不起眼。

    在一群叽叽喳喳的女生中,她很容易被忽略掉。入职一年多,公司还有一半以上的人叫不出她的名字。

    直到去年年底的公司年会,她所在的部门差一个节目,领导把她推了上去,她也没太拒绝,报了一个独舞《爱莲说》。

    到了年会那天,她在台上站定,聚光灯点亮,音乐响起的一瞬间,所有人都惊呆了——灵巧的舞步、柳枝般柔软的身段,和音乐天衣无缝的配合……

    那一刻,你觉得那个沉默寡言的女孩完全不见了,台上的人,袅娜婉转,舞姿行云流水,笑容落落大方,那晚,她成了台上最皎洁的白月光。

    而在台下鼓掌的我,只能一边羡慕,一边后悔。

    小时候,我也曾学过跳舞,自己缠着妈妈去报了班,学了三个月,又嫌累,哭闹着不肯再去上课。妈妈虽然觉得可惜,但看我哭得可怜,也就没有坚持。

    不过,从那以后,每当班级汇演、公司年会的时候,都只能在一边羡慕地看着别人表演,安安静静地当“分母”。

    所有人生前期偷的懒,都在暗中标好了价码。当时不经意的放弃,最终成了生命中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

    而放弃了学跳舞,余下来的时间我又做了什么呢?——发发呆、淘淘气,糊弄糊弄作业,混日子而已。

    最令人遗憾的,也在于此:既没有所谓的快乐童年,也没有一技傍身,回望过去,目之所及,不过一片茫茫。

    这让我想起了《精进》里的一段话: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短平快、付出马上就有回报的立竿见影的事,也多的是需要长期投入、靠矢志不渝的坚持才有大成的事,只不过,对前一种人们常常趋之若鹜,对后一种人们却避之唯恐不及。

    孩子,尤其是这样,没人监管、没人逼迫的话,他会很容易放弃需要长期投入的事,选择最简单、最快乐、同时也是最放纵的方式。

    学特长如此,其实学知识也一样。

    从小学到高考,12年的学习经历,仿佛一场极其漫长的马拉松,数不清的孩子会在中途掉队。

    这时候,很多父母会想:

    算了,孩子不想学就不学吧,那些上了大学的也没见多有出息;

    孩子还小,快乐最重要,他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他对学习没兴趣,可能不是这块料,大不了以后不吃这碗饭。

    这几年,有一种奇怪的“快乐教育”论调大行其道,认为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不该逼孩子做不想做的事情,要尊重孩子的意见。

    乍一看,这个观点并没有错,甚至还很顺应孩子的个性。

    但是,孩子哪里懂那么多。

    他哪里知道不学习的人,未来要多吃多少苦,要经历多少生活的磨难。

    他只会觉得,眼前的快乐最重要,认为顺着他的、让他想干嘛干嘛的就是好人。

    其实,若说天性,知难而退、半途而废、避重就轻才是人的天性,而教育,就是要帮孩子克服这些,让他成为更自律、更上进的人。

    就像王迅一样,一开始学琴时,也特别感兴趣,练得很起劲,但有一天,“莫名其妙地就不想拉了”。

    孩子的兴趣,对特长也好,对学习也罢,其实都是很脆弱的,就像黑夜里的一颗小火星,很容易熄灭,而父母要做的,就是为孩子添一把火,鼓一把劲,在孩子的意志动摇时,坚定地扶他一把。

    此外,有时候我们过分夸大了“兴趣”的重要性, 只因为孩子说没有兴趣了、不喜欢了, 就任由他把自己锈成一块废铁。

    有一个兼职做家教的博士曾经吐槽说:

    “有一个孩子都快20岁了,都高三了,还跟我说对数学没兴趣,我给你讲讲数学家小时候的故事?再给你培养兴趣?”

    其实更多时候,孩子不是因为有兴趣才做得好,而是因为做得好,在这件事上得到成就感、满足感,才慢慢产生了兴趣。就像刘宪华,原本不爱拉琴,直到12岁参加了比赛,尝到了甜头,才慢慢喜欢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ua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