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学习书籍《你要懂的世界史》第七章:《飞跃的逻辑:从从边缘找到人生的突破口》及《英国史》音频课程第七讲上、下后的笔记。
以前对“帝国主义”、“殖民”的理解,一直停留在情绪化的表达层面:资本家坏蛋和他们坏蛋国家的野蛮扩张,就是一帮强盗、心怀鬼胎、自以为高贵的人犯下的滔天罪行。
其实不然。欧洲人迈出殖民第一步时,就是因为家里没有香料、黄金,想去海外弄点回来赚钱。
葡萄牙人支持达伽马、西班牙人支持哥伦布等探险家(其实都是出身低微、拿命搏一个好前程的主儿),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开启了大航海时代。无主之地,先到先得,占山为王,葡萄牙和西班牙最先在海外有了自己的殖民地,在“教皇子午线”的平衡下,各自过起了有香料的小日子。
荷兰挣脱西班牙的统治后,占据葡萄牙的马鲁古群岛,垄断了香料生意,因为在当时独树一帜的民主制度,催生了信贷制度,并通过控制香料价格、充当“海上马车夫”角色一跃成为经济强国。
英国人做不了海上航道的正规生意,就做起了海盗生意。法国人在“抢”的环节已经错失先机,便改用“偷”,支持普瓦福尔到中国、越南、菲律宾、毛里求斯等地找机会偷香料种子,终于在印尼成功要到了两万株香料树,带回法国和法国的殖民地广为种植,荷兰香料不值钱了,英国也在与荷兰的战场上三连胜,荷兰没落了,英国全盘接收荷兰的海上贸易,进入飞速发展,直至在全世界殖民,成为日不落帝国。
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有家底,所以英法等国对待中国不能明抢,也不能派那些小混混去坏事,派到中国的都是科学家、艺术家,比如给雍正画像的郎世宁等。其实,就是派了些高智商的“间谍”,刺探中国的作物、商品等,看哪些能拿回去赚钱。最初英国人靠走私鸦片换白银,再用白银从中国广东十三行等商行换茶叶,后来英国人为了能自己种植茶叶,就派罗伯特·福钧乔装打扮,辗转江浙至福建,偷出了武夷山红茶,多次实验后,在印度的阿萨姆地区种植成功(现在我们喝的伯爵红茶就是阿萨姆产的红茶),进而把印度变成了世界最大的种植园,并开始了真正在全世界殖民的脚步。
《物种起源》作者查尔斯·达尔文乘坐“小猎犬号”周游世界,库克船长远航至澳大利亚、在夏威夷被土著烤而惨死,北美十三州主要种植棉花,咖啡从原产埃塞俄比亚、传至欧洲、再到南美洲的牙买加等国,西印度群岛成为蔗糖、橡胶作物的生产基地......都是在科学与帝国主义结盟那一时期发生的事情。
野蛮征服、奴隶制度——种植园经济、科学帝国主义——铁路出现、占山为王、去殖民地化。帝国主义经历了这样的发展历程,不能被简单地标签化。
初心很重要,但不要以为你能一直保持初心,只要开了弓,就尽全力射出去吧,不管最终箭最终落在哪里,都比一直搭在弓弦上要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