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尸骨堆砌的成长

尸骨堆砌的成长

作者: 满九 | 来源:发表于2020-01-16 17:50 被阅读0次

毛姆的《面纱》已经读完很久了,但是却没有像他其他的作品给我太多触动。作者说故事来自于但丁的《神曲》:“我是毕娅,锡耶纳造了我,玛雷玛毁了我。”如果不好好看序,看完整本书也搞不清楚为什么作者说创作源于这句话,甚至对书的理解都会有一定偏差。

故事确实与这古老的诗句有关,不过结局各奔东西。

《面纱》是毛姆的书里我觉得剧情最流畅的一本,整本书行云流水般把一个女人出轨,经历磨难,成长的故事讲得跌宕起伏,一气呵成。

多简单的一个故事啊,但是毛姆就是有本事能让人手不释卷,恨不得一口气全看完。

也许就是因为《面纱》是缘起于故事,而不像其他发于人物的作品,导致它很好读,但是人物就略显单薄。包括主角——那个出轨的女人凯蒂。

女主角的成长之路在我看来没有任何亮点。一个天真、愚蠢、浅薄的女人,在经历过生死和一位圣人的引导,又不是朽木,总归是要有些长进的。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几乎都是工具人。不过说是工具人,在毛姆笔下,工具人至少比那些蹩脚的作家写得丰满,你能看得出配角A和配角B的区别。

比如凯蒂出轨的对象——查理,货真价实的渣男,他的虚伪、风流、势利让人心生厌恶。那位抛弃优渥生活到中国传教的法国修女让人敬佩,教堂收养的中国小孩也让人记忆深刻。

可就是觉得读着很爽,看完无趣,还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总觉得他还应该再说些什么,那种能让人震惊到久久无法出戏的内容。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让人回味的内容。

在凯蒂走过贞节牌坊时,那种“我知道你干了什么”和“你知道这个牌坊的意义吗”两种认知的冲突是极能触发读者的兴奋点的,尤其是中国的读者。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受,一方面我不认可凯蒂的出轨,一方面我又对贞节牌坊嗤之以鼻。那种纠结的状态,让我难受了很久,出轨不好,那强迫女性守节又好吗?我知道这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可在看书的时候就很容易被带到那种情绪里去。

随着故事接近尾声,一座城市的人死得差不多了,她的丈夫也死了。这个书中着墨不多的人反而引起了我的兴趣。

他为什么娶这个凯蒂?真的是因为他爱她吗?

发现了妻子出轨,为什么一定要用带着她去瘟疫区的办法杀死她。

到了疫区,又自虐式的投入工作,全然不顾自己也会感染,与妻子也几乎没有交流。那他带着妻子来有什么用?

知道妻子怀孕后他在想什么?

死之前他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他还爱着自己的妻子吗?

他就这么死了……至死,凯蒂都没有爱过他。

但是凯蒂终于成长了,在中国内陆那瘟疫肆虐的小城里,她丢掉了自己的无知、愚蠢、野兽的那一面。和父亲和解,从此过着幸福祥和的生活。

我去!

所以我很不喜欢女主角,感觉像是用一座城市和丈夫的死亡来成就她的成长。

这个代价太过残忍、冷酷。

相关文章

  • 尸骨堆砌的成长

    毛姆的《面纱》已经读完很久了,但是却没有像他其他的作品给我太多触动。作者说故事来自于但丁的《神曲》:“我是毕娅,锡...

  • 成长是泪水堆砌出来的

    曾经有个小女孩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的梦想从未改变,那就是跟其他小朋友想的一样,她想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那时候的她不懂梦...

  • 穿行

    我穿过那篇花海,前往那金碧辉煌的宫殿 万花舞弄着花瓣传递给胜利者清香 我并不理会她们的妩媚,步入那尸骨堆砌的辉煌 ...

  • 尸骨

    空荡荡的大街上躺着一具尸体,那具尸体上布满了血迹,衣服也被扯得破烂不堪,甚至血肉都模糊不清了。有一条狗正趴在那具尸...

  • 堆砌

    《堆砌》 /雪长亭 也有过灵气 写的东西也还可以 夸大词藻,华丽又滑稽 没去过江南 也说江南靡靡 说江南细雨是思念...

  • 堆砌

    不能再去触碰 你那温柔的曲线 这段思念 早已在血液里漫延 城市的灯光 修饰不了内心的渴望 星星的眨眼 也像你曾给我...

  • 堆砌

    透过鱼眼看见的世界 总是恍惚迷离的 呈现出一种真实的虚幻 不断积压的愤懑转来转去 在人生的回廊里找寻出口 与灵感不...

  • 堆砌

    路西法效应 恐惧,欢呼 夜晚,静好

  • 堆砌

    幸福的堆砌 成功的堆砌 文艺的堆砌 岁月的堆砌 ………………

  • 堆砌

    不小心看了下,堆砌了50万字,太可怕了。 一本小说几万字都不一定愿意看完,没事堆了一堆散乱的生活记述。 说生活经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尸骨堆砌的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xq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