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那个红极一时 “ 北大毕业生卖猪肉 ” 的采访吗?那个采访在当时,乃至在现在,都好像是读书没多大用的有力证据。
众所周知,他是80年代的高考状元,北大才子。可在34岁的时候,他迫于生计操起了杀猪的刀,干起了杀猪剁肉的营生。
好像在众人眼里,北大毕业生如果卖猪肉就是荒芜了,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好像卖猪肉这个营生,让北大毕业生来干,亦或别的大学毕业生来干就是对多年读书的辜负;亦像所有的毕业生,都得坐在办公室指点江山才是正确的出路。

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总有一段路充满坎坷又泥泞的时光,深刻留在我们印象中的是 “ 北大毕业生都在卖猪肉 ” 。
可你有了解那个北大卖猪肉的学生,现在是什么职位吗?
或许鲜有人知道,他现在是猪肉大王,连锁了数百家店,身价过亿。
这样的思维定势,就像在我们印象中的,只要冠上 “学生” 这两个词,最大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 “ 读书,读书,再读书 ” 。小学是这样,中学是这样,大学也应该是这样吗?
我们总是能听见很多毕业生亦或在社会上混迹多年的人说:“ 毕业找工作难,职场如战场,等等类似的话语 ”。好像职场就是一个恶魔,只要你一脚踏入,便就是步入深渊,再无自拔之时。

其实,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都是一件商品,就是你这件商品的价值,需要你自己去升级,就看你自己想要做放在地摊上的商品,还是放在专卖店里的商品,亦或是高级定制的商品。这些都由你自己的选择和努力而定,而在有些时候,有些选择并不会立竿见影,需要你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享受你正确的选择所带来的益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