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15传播学
生活本是围城

生活本是围城

作者: 15陈安琪 | 来源:发表于2017-05-05 18:41 被阅读9次

在读过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后,再回忆书中的点点滴滴,除了各色生动形象的人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书中苏文纨的一句话“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句话看似简单,但这何尝不是人生呢?

我们一步步地朝着自己觉得幸福的地方走去,心中是愉悦而欢喜的,但是那让我们现在觉得欣喜的地方,又何尝不是一座围城呢?书中主人公方鸿渐一出现的时候,是在一艘留洋归来的船上。此时,方鸿渐便是与船上的鲍小姐产生了纠葛,虽然心中并不爱她,但是却端着开放的西洋做派,与之娱乐。在这本书中,一步步的情节就是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情感展开,从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再到孙柔嘉,主人公是怯懦的,在起初,他因为怯懦使苏文纨误以为他已经爱上了她,又因为怯懦失去了当时心中所爱,再到后来一步步陷入了工于心计的孙柔嘉的婚姻中。这是主人公感情的一座围城,起初主人公十分向往这座围城,但是在一次次的经历后,最终身心都十分疲惫。然而在书中,仅仅是只有一座围城吗?答案是否定的。赵新楣爱慕了苏文纨二十年,却也踏不进苏文纨的那座围城,最终也脱离不开自己的命运。

而作为事业的那座围城,从主人公在岳家的工作,再到三闾大学到后来,都充斥着压抑和逆来顺受,或许这和方鸿渐本来的性格,一种对待事物玩世不恭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但是通过一段段的描写,我却看到了他在事业围城中的徒劳无力,直至走向低谷。

那么当时的社会呢?在书中有段描写:某太太为了祈愿中国战争的胜利,天天拜观音菩萨。这些不经意的刻画都让我们看到了民国时期封建思想。主人公捏造自己留洋归来得到博士学位遭到当地人的追捧甚至请去演讲也看到了盲目的崇洋媚外思想。作者站在一定高度去俯瞰书中点点滴滴,用讽刺的语言批判了人性和社会,当时之人或顽固不化或崇洋媚外的种种行为,调侃当时老人的迂腐,留学生的自大,真正阐明的就是:生活本来就是一座大围城,人永远不能逃出无尽的压力和束缚,永远要在围城中过完这一生,任何人都逃不出无尽的压力和束缚,永远要在围城中过完这一生,任何人都逃不出这样的命运,正如方鸿渐逃出一座围城来到另一座围城一样,只是从一种压力逃到了另一种压力而已。而唯一有价值和意义的就是在这座围城中生活的精彩与否。《围城》里,作者写的是近代中国的社会与一部分人,但是读来仿佛是在影射当代社会。

相关文章

  • 生活本是围城

    在读过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后,再回忆书中的点点滴滴,除了各色生动形象的人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书中苏文纨的一句...

  • 生活,围城

    钱钟书,一位惊才绝艳之人,他的诸多作品属于学术性专著,对于广大普通民众而言,绝大部分人一生都可能不会去接触那些深奥...

  • 围城生活

    这个世界原本简单 不知怎么就复杂了 有时 我也不想成熟 奈何经历的伤太多了 人的防御机制就被开启 这个乱糟糟的世间...

  • “围城”里的人生百态

    “围城”处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看似相同却不同的围城之中,身在围城之中或者心在围城之中又或者身心都在围城之中。...

  • 《围城》:生活处处皆“围城”

    杨绛先生在给《围城》的题序是这样写的: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

  • 围城外面的人看到的

    人在围城外,并不羡慕围城内的生活。确切的说,不羡慕许多已经看见的围城的生活。因为我所看见的婚姻生活,几乎都是一地鸡...

  • 生活本是如此

    四季交替,冬去春来。黄了又绿的叶子;荡着梦幻秋千的娃娃,时笑时哭的脸庞。一切都在变化中自然的流动。 时间总好似在跑...

  • 生活本是修行

    生活本是修行。别问我们为何而来,别问我们将到何方去,这些问题早有答案。每个人的来历都一样,每个人的终极结果也一样,...

  • 生活本是美好

    一、夜幕降临 夜,悄然无息的降临,伴随着犬吠,还有夜空的星星点点,在乡村的台子上安静的坐着。 二、团聚,姥姥生日快...

  • 生活本是修行

    生活本是修行。别问我们为何而来,别问我们将到何方去,这些问题早有答案。每个人的来历都一样,每个人的终极结果也一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本是围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ys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