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虽然最终是以正义得到伸张为结尾,比较符合悲喜剧的概念,主人公也像悲剧人物那样追求着历史的必然要求,所不同的是,这种要求在悲剧中不可能实现,而在正剧中则具备了实现的可能性。在喜剧中,不合乎历史潮流的要求被当作现实的目的而被追求着,在正剧中,不合乎历史潮流的要求则被否定。但是《窦娥冤》中所谓追求的公平和正义在当时元朝的社会环境中,是几乎不能实现的,蒙族统治天下,身为汉人生活处处要受到压制,且不说窦娥和蔡婆婆无依无靠无权无势,但看他们汉人的身份,窦天章饱读诗书一身才华抱负都是屡次不中第,家中贫寒要到时年七岁的女儿嫁到蔡婆婆家做童养媳才能进京赶考,足以体现出汉人的地位是十分低的,所以如果窦天章不是窦娥的父亲,想要为窦娥伸张正义几乎是不现实的,这种实现的可能性是几乎不具备的。当然历史潮流的要求依旧是公平正义,这是代代中国人在追求的,实不实现另当别说。赛卢医一个江湖医生,把生命当做儿戏,先是因为无法偿还蔡婆婆的钱而打算将她勒死,后是在张驴儿的威胁下把毒药给了他。张驴儿作为整部剧中的一号反派,从一开始要救下蔡婆婆的目的就不纯洁,就是为了要将蔡婆婆和窦娥以及二者的家业占为己有,而后又因为窦娥拒绝委身于他,而要至蔡婆婆于死地,误将自己的父亲毒死,这也算是一种变相对于正义的追求,符合中国古代的因果报应一说,死了父亲的张驴儿并没有表现出多少的难过,而是威胁窦娥嫁给他,可见其本性凶恶。审判的官员受了张驴儿的谗言,将窦娥判死刑,窦娥死前三个誓言都得到了应验,也是追求正义的体现,具有神话理想化的色彩。案子过了一年又一年,即使各个预言灵验,也没有官员去重新判这个案子,大家都心知肚明窦娥是冤枉的,不知道是出于懒官懒政的心理还是当时的社会风气就是如此,“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剧中句句说着天地不公,其实是对世风日下,祸端当道,官员无能,政府腐败的无奈和愤懑,向苍天讨要个说法是因为在现实中这种伸张正义的行为无法实现,痛恨自己的无能。最终在窦天章的重新审理之下,正义得以重现,窦娥九泉之下得以安息。
通过上述的讨论来看,这“大团圆”的结局是没有办法掩盖住这些悲剧色彩的,而这最后一折的“大团圆”也为整部剧增添了一些希望,所以,我认为《窦娥冤》应该是一部偏向于悲剧的正剧。
如果说所有的公平正义都是在人含冤而死之后再拿出来实现的,对于当事人而言是无法弥补的,人都已经死了,不能回来,我认为,这种行为是为了活着的人,让活着的人能够看到世间还是有公理可言的,给他们信心在充满失望不平的生活中一点点安慰,这是必要的必须的,也是文学创作的目的,并不是忘记已经逝去的灵魂,活着的人才更重要不是吗?活着的人才能决定这个世界以后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