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在太古里的书店闲逛时偶然发现的,不同于其他的书店,“方所”的书总会给人出其不意的惊喜。就好比初近这家书店所带来的惊喜一样
会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对家居改造,和室内设计的狂热爱好。在这之前,我不认为我是一个动手能力强的人,十几岁的时候买过一个沙盘来做,大概就是那种小房子的模型,里面需要自己做床,沙发,电视窗帘之类的,倒腾了很久还是别人帮忙完成的。那时我便对自己说“看吧,你从来就不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
慢慢的长大之后,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概是毕业后有了一些自己租房的经历,开始觉得这个年纪的我可以掌控一个家的风格和动向,是一件让人无比兴奋的事,便充满了兴致。
我至今也忘不了我第一次进宜家时的心情,感觉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先是一股家具、香烛、布艺,总之宜家特有的气味扑面而来,随后进入了眼花缭乱,大脑飞速运转的阶段。
第一反应是…………
“这一房间东西都可以买吗?”
“这个书也卖么?”
“还有餐厅可以吃东西?”
“电视机也卖吗?卫生间厨房里的所有东西都卖么”
印象中那是一个极其愉快的一天,在那个外观像仓库似的商店里做了好多关于“未来的家”的梦。那次买了书桌和两把折叠椅,放在当时的工作室里,自己回去组装的,现在都一直在。
然而在这本书看到一半时,传来了宜家的创始人英瓦尔·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离世的消息。
这本书讲的是宜家的设计和其如何用设计征服的全世界,却没有一点讲到有关于创始人的事,坎普拉德离世的消息,让我对这个全球最大的家具商零售品牌的背后故事,充满了极大的好奇。
——————————————————
英瓦尔·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
1926 年,英瓦尔·坎普拉德出生在瑞典斯莫兰省的一个小村庄里。那里是当时瑞典最穷的地方,怪石嶙峋、树木繁茂、土壤贫瘠,山谷干涸。
虽然当地有 10 座独立农场,但规模都很小,生活十分艰苦。
坎普拉德家也是这种境况,他们住在一间非常简陋的房子里,可以说是“生活毫无希望可言”。
坎普拉德家当时的房子
但坎普拉德与别人不一样,他显得并不绝望。
在田地里干活的时候,有个老人问他:你以后想要干什么?他说,“我想要成为一个百万富翁。”
过了不久,他就放弃务农,想要开创出自己成功的事业,而且惊人的是,他是有计划的。
5 岁的时候,他注意到村里没有商店,最近的杂货铺有 6 公里远。
他灵机一动,向婶婶借了 1 克朗,去杂货铺买了 100 盒火柴,然后以 2 倍的价格卖给当地农夫。这就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经商”,赚到的“第一桶金”。
在接下来 10 年,他从批发商那里廉价购入商品,然后转卖给当地的农民。从火柴到圣诞饰品,再到钢笔和袜子,种类越来越多。
他骑着一辆自行车穿梭于村里,成为送货上门的销售员。
你能想象得到吗?一个 5 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商业意识,而且还将这种意识付诸行动,一干就是 10 多年!
时光飞逝,17 岁的他不像其他孩子只顾着玩和约会,而是靠着在学校良好的表现,从父亲那里得到一笔奖励金。
1943 年,他拿这笔奖励金,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开展邮购业务。他在复写纸上草草写出了一个目录,里面涵盖各种生活用品
而这家公司的名字,就叫做 IKEA,也就是后来闻名全世界的宜家。
IKEA ,是由坎普拉德的姓名和村庄的名字组成。
I 是名字 Ingvar,K 是姓氏 Kamprad,E 是他长大的小村庄 Elmtaryd,A 则是最近的行政村 Agunnaryd
后来为收发邮件需要,他在家附近亲手盖了一间小房子。
这就是他在家乡开的第一家公司,也是世界上第一间宜家
这时的宜家,和卖家具并没有多大关系。但坎普拉德还是在目录上加了椅子和扶手椅,然后发现这两样东西,卖得特别好。
他似乎嗅到了什么味道。
——————————————————
宜家的真正诞生
在 30、40 年代,人们用的家居都是祖传下来的,款式老旧而且粗糙。但他们在家居的品味和需求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家乡的农民们希望更换新的家具,坎普拉德发现了这一点,突然明白了现代化和实用性的重要。
于是他做出一个决定:专攻家具。
他请当地的工匠制作传统家居零件,还请来了专业人员协助他——设计师吉利斯·隆格林。
他们俩在一起发明出具有现代化设计的创新型家居,宜家风格就此出现。
吉利斯将他脑中能想到的所有家具都设计了出来,并且做出了第一本目录。
而坎普拉德发现,想要买目录上家居的人,都很希望在购买前能亲眼看家具,最好能试用一下。
随后他就想出了一个全新的点子:
把所有家具陈列在面积达 6000 多平米的大仓库里,也就是第一家宜家店面
仓库内是一个真实展厅,家具都组装好,放在真实的环境里,让消费者能够想象他们的起居室或者卧室应该怎样装修。
宜家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将家具和房子组合起来,让人们能在那里看到待售的家具,还能亲手触摸家具,桌椅、瓶子、灯具…一切所有他们想要买的东西。
这种购买家具的方式,现在看来很平常,但在那个年代是第一次出现。
为了扩大在瑞典生意的规模,坎普拉德甚至丧心病狂地想出一个法子:
在宜家店面边上,开一家全部都由宜家家具装修的酒店,只要你在宜家消费一定金额,就能免费在酒店里享受食宿。
实在太天才了!
IKEA Hotel 至今仍在营业至此,宜家作为家居零售商,才算是真正诞生。
改变宜家命运的平板包装
后来的宜家发展迅猛,订单都爆了,上面的家具产量已经达到了 50 万件,利润额也逐年翻番。
但有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家具运送中的破损问题。
宜家当时送货上门开销巨大,主要原因是在运送过程中,家具很容易损坏。而这些损坏,自然由宜家来赔偿,这让坎普拉德非常苦恼。
怎么办呢?
这时候,设计师吉利斯·隆格林又站出来了,他想出一个绝妙的点子,来减少破损情况的发生。
但他不知道,这个决定完全改变了宜家的历史进程,彻底改变了宜家的命运。
那就是——平板式包装。
1956 年的一个晚上,吉利斯和坎普拉德在研究新的沙发桌设计,吉利斯看到一张桌子,桌面很小,但桌腿很长。
于是吉利斯说:“用一个大箱子包住这么小的一张桌子,挺傻的。如果我们能把桌子腿卸掉,放在包裹下方,那包裹就会变得很小了。”
这种包装方式可以大大减少运输中家具的损坏情况,能增大装货量、减少运输次数,既能省钱,还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更重要的是,平板包装中还隐含着“自行组装家具”的理念,这是宜家能够成功的最大原因之一。
坎普拉德看到了未来,他不再做传统家具,而是大批量生产宜家风格的家具,并且只以自行组装形式售出。
吉利斯也不负众望,设计了相当多优秀的以自行组装理念为主的家具。例如五斗橱
可调节的书架,比利系列等等
——————————————————
宜家的神话
坎普拉德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用自己锐利的商业眼光抓住机会,让人钦佩。但最让人赞叹的是:他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店内销售方式——强制性路线。
逛过的人都知道,宜家是有固定路线的。
从你进入宜家大门拿起购物袋,或者从推推车开始,你就会按照地上的箭头指示,去浏览宜家的商品。
坎普拉德将这个独创性的发现运用在宜家的店里面,让人们从每一件展出的家具前走过。
最初的这种动线设计出于坎普拉德在纽约参观完古根海姆博物馆以后得到的灵感。他注意到博物馆内的螺旋通道,迫使参观者只能沿着相同路径前进,这样他们就能从每一件展品面前走过。坎普拉德将这个独创性的发现运用在宜家的店里面,让人们从每一件展出的家具前走过。
当时瑞典刚从战后恢复经济,建造了大量的公寓楼,人们需要便宜好用的家具,而宜家正好能满足这些需求。坎普拉德知道这是他事业中的转折点,就极有魄力地把一切都投入进斯德哥尔摩这家店中(相当于当时 200 万欧元的资产)。1965 年 6 月 18 日,他与 50 名员工一起,坚定地等待着客人们的到来。
也是这一天,宜家神话诞生了。
3 万 5 千名来自瑞典各地的顾客,提前数小时在宜家斯德哥尔摩店前大排长龙。这一天,宜家被人们挤爆,家具也被一扫而空,甚至连存货都没有剩下。斯德哥尔摩店延续着热潮,在接下来一年,盈利将近 8 百万欧元,是原本预估的 2 倍。
坎普拉德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
其实如果不是因为坎普拉德离世的消息,对于宜家我可能了解的只是它的品牌和设计,不会想到了了解其品牌背后的发展故事。如果要问宜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我想它就是现代人类家居生活的开创先锋,尤其对于国内的家居生活发展尤为深远。
我时常会想家居生活能给一个人带来什么?其实从一方面来说它是一个人的阅历经历和一些审美的体现,然而另一方面它也会反过来影响你或者督促你往一个更好的生活目标去发展。
生活随拍“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又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愿我们都能享受家居生活带来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