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南方

作者: K里姆森 | 来源:发表于2017-01-13 15:01 被阅读17次

    《追随她的旅程》,路内

    十一号晚上在南山书城结了帐,已经是九点半了。这里离后海地铁站还有一段距离,稍微尝试着找了一下巴士站,但马上就放弃了——十秒钟后,我就自信地原路走回去,可是之后就再也没见过带后海地图的路牌。于是发觉自己走错了方向,一路问着各个小区保安亭里的大爷后海站怎么走,最后一个大爷告诉我,后海站得往左走,但是登良站,右边红绿灯左拐就到了。

    所以十点我就进了登良站。地铁里的小保安说,现在十点半都没有,你去罗湖那肯定赶得上。我就放心了。于是在蛇口线、罗宝线、东铁线、观塘线、荃湾线、港岛线上,我把这本小说读了一半。恍恍惚惚,正像是一趟纷杂没头绪的旅程。在九龙塘站内换乘的长长的路上,我望左望右,这一切都似曾相识,仿佛实习才下了班,仿佛面试刚擦了汗。

    很多人说路内的风格像王小波,我不以为然。不久前翻过一点刀尔登和缪哲的杂文集,私以为他们才是王小波同时代的人,即使从出生年代上看也更接近些。如果人有幸或者不幸发觉到了生命的无聊,或早或晚他们会向幽默寻求帮助。人的一生活成什么样子,取决于他采取的态度,即百分之多少的严肃,百分之多少的幽默,以及百分之多少的麻木,最终三者的和是一。

    假设世上有一种叫做“一旦发现自己得了绝症A就会浑身疼痛直至死亡”的绝症A,这绝症悄悄地嵌在了所有人的基因里,但倘若人不去医院检查身体,也就不会发现自己得没得绝症A,自然相安无事。但总有好事者,非要去一探究竟,查出来自己果然有绝症以后反倒感到稍稍心安。这时浑身开始疼痛,难以忍受,或疯癫或自杀,或四处求医问药。以人类目前的智慧,尚无法根治绝症A,只有各式各样的止痛药,但有效成分都是一样的。王小波那时还比较保守,他只肯遵医嘱,只在每天早晨吃一片止痛药,晚上还要默默忍受痛苦;而到了路内,他才不管这些,先爽了再说,成天一把一把地塞药片,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只是他也不能真正释怀,毕竟绝症A并没有得到治疗,缓解的只是疼痛感。

    说回这小说,它很好读,一两天便可以看完。可就像吃了一大袋子薯片,嚼的时候嘎吱嘎吱的还挺香,吃完却也不饱,只剩余味。当然余味就够了。首尾分别几页的遥相呼应很唬人,初读完时我还忙不迭啧啧地翻回去看,后来细想也不过是个小聪明罢了。

    这本小说是摆在“言情小说”那一栏的,我倒以为它的主题是关于时间,或者关于人的活法。所谓的青春文学,都是中老年人诌出来的,说真实其实也只是意淫,三四十的人写十八岁的生活,想出的东西总是很魔幻的。主人公们看似都神经大条傻乎乎地混日子,其实心里精明得很呐,毕竟本质上都是易了容的老油条。以旁观者书写当局者之迷,迷也是清。过去的日子蹉跎了就蹉跎了吧,只有遗憾才能聊以慰藉,倘若未来仍然是迷茫,不如趁早留一些慰藉解闷。

    刘慈欣不是说过要让文学向外发展、不过分自恋么?但我真正关心的还是“自己应该怎么活”。我以为,一旦知道了自己应该怎么活,那我也就知道了人类应该怎么活;或者说,只有明白了自己应该怎么活,才有资格去思考下一步,人类应该怎么活。

    读的过程中让我想起了刘醒龙的一本《威风凛凛》,不是说二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只是隐隐觉得相通。这很可能是记忆混乱的结果,因为后者大概是我初中时读的了,按理已经没什么印象,可事实上却总也忘不掉书名和隐约的感觉,好像印象又很深的样子。突然想到,觉得很神奇罢了。

    ——2017/1/1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天的南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ds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