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是川军》剧情感动观众和抗日老兵

《我是川军》剧情感动观众和抗日老兵

作者: 都市消费周刊 | 来源:发表于2020-11-22 10:45 被阅读0次

11月21日晚7点半左右,家住南充市顺庆区、97岁的王国鼎、95岁的杨海清、93岁的冯绍益、92岁的曹泽富4位老兵胸佩抗战胜利纪念章、肩挎“抗战老兵 民族脊梁”红色绶带,在共青团顺庆区委怡然志愿者的护送下,先后来到南充大剧院。

剧院工作人员将老人迎进贵宾休息室,剧院领导热情地欢迎老兵到来;随后南充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沈一凡来到4位老兵面前,逐一询问他们的年龄和抗战经历,感谢老人当年为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所作的无私奉献,祝他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7点50分,4位年逾九旬的抗日老兵在志愿者搀扶下走进剧场,这时女播音员蒲春华老师逐一对4位老兵作了介绍,坐位上的观众纷纷起立为老兵鼓掌,众多观众用手机从不同角度拍下了老兵进场的情景。

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和南充歌舞剧院联合排演的《我是川军》,是以南充营山人邓锡候为总司令的国民革命军第22集团军赴山西作战为历史背景,以该军一个补充连在娘子关战役中与日军恶战22天独立无援、困守孤城及牺牲惨烈为主题,以当年四川安县青年王建堂奔赴抗日战场时背负的“死字旗”为主要道具,充分展示了当年的青年儿郎与亲人生离死别的感人故事,体现了四川军人为了民族大义、背井离乡,与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诛死搏杀的英雄壮举。

整台剧以真情和大义、勇敢和无畏、鲜血和生命贯穿始终,展示了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川军为了中华民族生死存亡、面对外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见证了个体小人物保家卫国的信心和决心,以及他们为抗战胜利所作出的牺牲和奉献。正如安县王者诚赠子王建堂“死字旗”所书:“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

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 赐旗一面,时刻随身; 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演员们倾情的表演及感人的剧情、深刻的内涵获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或许是声情并茂的演唱和催人泪下的剧情,勾起了杨海清老人对昔日战场的回忆、对为国捐躯的战友思念,只见他多次用纸巾擦去脸上的泪水……

两个小时的表演结束后,全体演员向观众鞠躬并挥手谢幕,众多观众也向舞台挥手致谢。一些年轻观众表示,对于当年川军出川抗日的故事一无所知,通过这台节目,让我们知道了当年抗日青年保家卫国、不怕牺牲抗击日寇的故事;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当珍惜。大家表示,川军将士不怕牺牲,舍己为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抗日英雄应当铭记,伟大的抗战精神我们应当弘扬!(文/图:朱兴弟)

相关文章

  • 《我是川军》剧情感动观众和抗日老兵

    11月21日晚7点半左右,家住南充市顺庆区、97岁的王国鼎、95岁的杨海清、93岁的冯绍益、92岁的曹泽富4位老兵...

  • 纪念外公的918-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给大家说个小故事,我外公参加过抗日战争,打过解放战争,原属于国民党川军范绍增将军领导的川剧班老兵,共参加抗日救亡战...

  • 川人未负国,永不磨灭的川军

    整个抗日战争时间,四川是少数没有被日寇侵略的省份,但是川军是抗战牺牲最大的省份。 川军,一支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的抗...

  • 《川军抗日》之一:出征

    时代背景: 1937年7月10日,川军将领刘湘致电蒋介石,吁请一致抗日。8月7日...

  • 【连载】中国电子竞技幕后史(十三):川军先锋 马天元

    在抗日战争中,每5个军人里就有1个是四川人。李宗仁曾评价道:“八年抗战,川军之功,殊不可没。”民间也有“川军能战”...

  • 走访抗日老兵

    刘伦生,1926年出生。被国民党抓壮丁。永嘉壮丁,4抓2。他是在路上被抓的。抓壮丁:第一种,路上被抓,第二种,12...

  • 川军之魂

    川军之魂 [中国]晓晖 川军请缨出川抗日 在战场上以命相搏 壮士出川,铁血征途 战到最后一刻 拉着敌人同归于尽 壮...

  • 天理、信仰、王法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观后记

    在我之前的认知中,一部电影,要想让观众感动其实很简单,其剧情如果设置的能和部分观众的个人经历相似,就能达到引起共鸣...

  • 超越生死

    我始终觉得生死之间的鸿沟,在精神上并非不可跨越的。 有一期新闻节目,是对抗日老兵的采访,抗日战场厮杀是...

  • 记忆深刻的一位老兵

    看了阅兵式,看到一个个的老兵,想起2012年9月24日下午我和关爱老兵论坛的两个朋友一行三人前去看望抗日老兵蒋润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是川军》剧情感动观众和抗日老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huiktx.html